-
日期: 2024-03-14 | 來源: 吳曉波頻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曹縣馬面裙熱銷,單價200元左右
此外,近年山東臨沂拿下了“直播之都”的稱號,其2022全年網絡銷售額為547.7億元,直播電商交易額、直播電商注冊商家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它背後依靠的是作為“北方最大批發市場”“北方物流中心”的雄厚供應鏈優勢。
放大來看,它們構成了北方地區兩大電商較強省份的骨血,或可以視為北方電商開始崛起的標志性案例。
在電商領域,南北發展差距懸殊。以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為代表的南方省市是國內電商的發達地區,2022年的網絡零售額在全國合計占比達到65.1%,而以北京、山東、河北為代表的北方省市合計占比只有18.15%。由於北京具有首都區位優勢,屬於特例,單獨看山東、河北的占比更是只有6.24%。
當然,北方省份大力發展電商的潛力和空間巨大。2023年,河北網上零售額4654.6億元,同比增長10.6%,山東網上零售額為7728.5億元,同比增長11.0%。而山東已經超過福建2022年的網上零售額7355.8億元(福建2023年數據尚未公布)。
最後不妨以保定之行再總結壹些南、北電商產業的新趨勢:
首先是“南技北調”,北方電商技術普及空間巨大。小巴調研企業創始人大多數強調電商技術來源來自杭州等南方城市。
比如,共途傳媒創始人李月提到,基本上叁個月帶領部分主播去杭州培訓壹下。此外,負責培訓工作的電商導師則會常常去南方,以便帶回最新的技術知識。“北方電商老板現在付費意識還不強,所以發展慢。”她吐槽道。
比較有意思的例子是電商基礎設施明顯不足的保定市90後創業者楊康,他在2021年3月從灌腸廠員工出身的小白開始做抖音電商中的商品卡創業,近兩年淨賺了大幾拾萬元。彼時抖音商城貨架缺乏商品,楊康通過男裝等品類的商品卡,在無貨源情況下(有訂單後買拼多多產品發貨,賺取差價、平台運費險等),獲得了平台和當地電商發展初期的紅利。
“最爆的情況是,壹個店鋪壹個星期爆了六拾多萬元訂單。我要墊肆拾多萬,所以讓我媽滿世界借錢。”楊康說。
楊康搞了叁拾多張營業執照 圖源:小巴拍攝
而楊康的電商技術便是他在杭州花八千塊、壹個月時間學到的。去年他又在杭州掏了壹萬塊,學了壹周。
這些技術包括:怎麼拉自然流?福利品怎麼轉正價品?中控?投流?他現在正在把所學的技術打包成課程在保定推廣普及,頗受歡迎,並計劃把員工從不到10人擴張到肆伍拾人。
其次是“南貴北廉”,各有廣闊天地。以保定、曹縣為代表北方電商產品與南方城市同品類產品是存在較明顯價格區分的,這背後是土地成本、人力成本、技術水平等壹因素決定的。
而小巴發現,保定的電商賣家並不認為促進技術、產業升級、提高產品價格,積極參與全國、全球競爭是必經之路。
典型的如上述白溝箱包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的負責人提到白溝箱包和廣州箱包的競爭態勢時說道:“大家賣的市場、定位就不壹樣,比如他們主要賣歐美,我們主要賣東南亞、非洲、俄羅斯。”
董媛媛們也沒有野心:“我們針對的人群不壹樣。中國拾肆億人口,不可能都是高端消費人群,我們是針對於中低端消費人群。”
他們更適應的是在所處的中低端產業中不斷提高性價比,賣給那部分永遠不會消失並可能不斷擴大的中低消費群體,並持續占有更多中低端市場份額。如此可見,未來南方電商發展可能明顯分化,從而獲得均可觀的發展空間。
白溝、保定、淶水,叁地均相隔60—70公裡,可以構成壹個叁角形。這是保定、河北乃至整個北方地區地大物博的壹個小的注腳。如今它們星星點點地閃爍著命運之火,也許在全國范圍內還不夠起眼,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