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15 |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记者了解到,2024年开年以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线上开户营销鏖战持续。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各家银行纷纷开展了个人养老金的拉新获客活动,瞄准(电视剧)尚未开立账户的用户,推出几十至几百元的优惠权益活动。
例如,交通银行微银行推出“开户缴存享8元-161元好礼”活动,1月1日-6月30日期间,首次成功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领取50元支付贴金券;开户后缴存任意金额(仅针对2024年新开户客户)可领取8元支付贴金券;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存累计金额达到12000元可领取68元支付贴金券。
农业银行针对宁夏地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正式开户客户推出了相关活动权益,成功办理开户的客户可以享受50元微信立减金。
自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开闸”以来,在持续不断的客源争夺战之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成效显着。来自人社部近日发布的信息,截至2023年底,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突破5000万。
不过,在银行花式营销背后,消费者投诉频现。有不少消费者抱着“薅羊毛”的心态预约、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然而在操作完以后,机构承诺的福利却并未到位。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表示,银行与某购物平台合作,通过赠送80元购物券活动的方式诱导其开通个人养老金,然而开户后,平台并未向该消费者派发承诺的80元优惠券。
此外,还有消费者表示,银行涉嫌虚假宣传。该消费者根据提示预约个人养老金开户,然而银行直接为其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再返回活动页面仍显示未完成,并未派发相应的抽奖次数。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也有消费者投诉,通过农行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获得了一张50元微信立减金无法兑换。“联系客服,过了四五天都没人回应解决。”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开户热”背后:完不成KPI的银行“打工人”
在个人养老金“花式开户”的另一面,是不堪重负的银行“打工人”。为了完成开户任务,银行对各级员工下达了开户的绩效指标。
记者问询了多位银行业人士后获悉,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身上都背着几十甚至上百个开户指标。“为了完成开户任务,我已经发动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一位国有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数量还凑不够,有时他们也会选择“网购”,自掏腰包在电商平台“寻求外援”。
在被问询是否会“铤而走险”不经客户同意违规私开个人养老金账户时,该客户经理表示:“我不敢,其他人我不太清楚。”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过重的考核指标和压力之下,基层机构和员工行为容易出现异化。银行应平衡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给分支机构下达的考核任务应科学合理,让基层机构和员工“跳起来够得着”。基层机构和员工要端正认识,坚守底线,采取依法合规的方式完成任务指标。
在业内专家看来,部分商业银行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方面的不规范行为,可能带来了一时的客户数量增长。但实际上,“被开通”的养老金账户很大一部分不是“活户”,账户并未存钱。“开户乱象也导致投诉增多,客户信任度降低,不仅不利于相关业务发展,还使其长远竞争力受损。”在源源不断的客户“争夺战”之下,虽然金融消费者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立热情不断高涨,但需要注意到,“开户热缴存冷”的情况也依然存在,对银行来说,让账户“真正活起来”才是关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