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15 | 來源: 細品名人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夏慧華與兒子邵汶)
夏慧華是上海京劇院著名的梅派青衣,師從言慧珠。夏慧華的音色甜美寬亮,行腔大方自然,韻味醇厚,濃淡相宜。她的表演在平穩中顯清麗,優美中顯沉穩,深得梅派藝術的神韻。
夏慧華的代表作主要有《長恨歌》《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玉堂春》《霸王別姬》等,獲得過第3屆中國京劇藝術節表演獎,及第8屆中國戲劇節表演獎。
夏慧華的丈夫尤繼舜是上海京劇院著名的京胡演奏家,夫妻倆在事業上珠聯璧合,堪稱壹對京劇伉儷。夫婦倆的兒子邵汶是知名的影視演員,主演過《京華煙雲》《大江東去》等熱播劇。
夏慧華身患乳腺癌、膀胱癌,是雙癌患者,丈夫尤繼舜得過腦梗。因壓力太大,加上常年照顧丈夫,夏慧華得過抑郁症,人生有淚有痛……
01
(夏慧華的父親盧文勤(1928-2000)在指導得意門生史依弘演唱)
夏慧華1944年11月30日出生於上海,有兄弟姐妹5人。她的父親盧文勤在上海戲劇學院教京胡,母親是京劇票友,癡迷梅派。受父母的影響,夏慧華自小喜歡京劇。
夏慧華有個鄰居叫徐慧敏,在南通京劇團唱老旦。1958年,夏慧華初中畢業了,恰巧南通京劇團招學員,徐慧敏問她願不願意去。夏慧華激動地連聲說:願意,願意!
少女時代的夏慧華明眸皓齒,身材高挑,還有壹副好嗓子,被南通京劇團順利錄取了。
去南通京劇團之前,夏慧華准備將戶口遷到南通,這樣就不用花全國糧票了。
好心的女戶籍民警勸她:上海戶口多難遷進來呀,你要是遷出去,以後就遷不回來了。
(年輕時的夏慧華)
涉世未深的夏慧華壹根筋,堅決要求遷戶口,還與女民警發生爭吵。即便如此,對方也沒給她辦理遷戶口手續。
在接受采訪時,夏慧華動情地說:我至今還感恩那位女民警,要是當時將戶口遷到南通,也許就沒有我的今天了。
在南通京劇團,夏慧華學習花旦、青衣。1959年,夏慧華隨南通京劇團來上海大世界劇院演出,恰巧上海京劇院排演《拾贰寡婦征西》,由童芷苓、李玉茹主演。
由於戲裡缺丫鬟,上海京劇院便來南通京劇團借青年演員跑龍套,夏慧華幸運地被選中了。
在《拾贰寡婦征西》中,夏慧華沒有唱腔,沒有台詞。但她偷師學藝,將童芷苓等主演的每壹個動作、每壹句唱腔,都記在本子上,然後琢磨著學。
南通京劇團在上海大世界劇院演《叁堂會審》,夏慧華是主演,壹連幾天跪著練唱。
上海京劇院的領導覺得夏慧華個人條件好,肯吃苦,准備將她調進來。夏慧華隨南通京劇團回南通不久,上海京劇院的調令就來了。
(夏慧華)
因為她是上海戶口,調動手續辦得很順利。而幾位外地演員,因為沒有上海戶口,暫時進不了上海京劇院。
夏慧華這才真切地意識到,那位戶籍女民警無形中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她心生感恩。
02
1959年,夏慧華被正式調入上海京劇院。她年齡小,虛心好學,得到了童芷苓、魏蓮芳、金素雯、許美玲等名家的指點。
1960年,夏慧華跟著李玉茹學會了《宇宙鋒》。1961年,夏慧華跟著魏蓮芳學會了《樊江關》。
(言慧珠)
1962年,梅派京劇名家言慧珠看過夏慧華主演的《蘇叁起解》後,決定收她為徒。
言慧珠1919年1月1日出生於北京,是京劇大師言菊朋的女兒,她有過壹次失敗的婚姻,後與京劇大師俞振飛再婚。
言慧珠是梅蘭芳的親傳弟子,1954年進入北京京劇團。後因受到同行排擠,曾服安眠藥自殺。
1956年,言慧珠被調入上海京劇院,依然得不到重用。1957年,言慧珠進入上海戲曲學校擔任副校長。
(言慧珠《牆頭馬上》劇照)
言慧珠主演過《扈家莊》《紅樓贰尤》《春香傳》《沙家浜》《打漁殺家》《龍鳳呈祥》《貴妃醉酒》《牆頭馬上》等眾多優秀京劇劇目。
當時夏慧華家住重慶南路復興中路附近,言慧珠住在華山路江蘇路附近,兩家相距4公裡。
單位沒有排練、演出,夏慧華就去言慧珠家學戲。有時夜深了,夏慧華就住在老師家。夏慧華斷斷續續在老師家住了壹年多,免費吃了老師很多頓飯。
有壹次,夏慧華感冒發燒,言慧珠坐著叁輪車,帶著雞蛋、蛋糕、罐頭去看她。當時物資匱乏,雞蛋要5毛錢壹個,罐頭要幾塊錢壹瓶,壹般人根本吃不起。
(《秋江》夏慧華飾陳妙常 孫正陽飾艄翁)
還有壹次,夏慧華在武漢演出,言慧珠給她寄點錢,讓夏慧華買營養品。夏慧華不肯收,於是言慧珠又以夏慧華母親的名義寄了過去。
夏慧華跟著言慧珠學會了《霸王別姬》《鳳還巢》《貴妃醉酒》等梅派經典劇目。她不僅跟言慧珠學藝,還從她那裡感受到母愛的溫暖。
03
1961年至1965年是夏慧華事業快速發展的階段,相繼主演了《玉堂春》《鳳還巢》《宇宙鋒》《貴妃醉酒》等京劇劇目,成為上海京劇院的當家花旦。
上世紀60年代中期,夏慧華還出演了《青霞姑娘》《刑場上的婚禮》等現代戲。
(《刑場上的婚禮》夏慧華飾演陳鐵軍 章曉申飾演周文雍)
那時上海京劇院只要將夏慧華的名字掛出去,就壹票難求,場場爆滿。
1966年特殊年代開始了,夏慧華無戲可演。於是她就瘋狂練功,幾次暈倒在地。從地上爬起來後,夏慧華就流淚。
更讓夏慧華心碎的是,恩師言慧珠因為在舊社會演過戲,遭受不公正待遇,被批斗,被逼寫檢查。她的家被抄了,積蓄全部被沒收。
1966年9月10日深夜,言慧珠在家自縊身亡。噩耗傳來,夏慧華悲痛欲絕,此後多年她始終走不出恩師離世的悲痛。
(夏慧華與丈夫尤繼舜)
夏慧華與團裡的京胡演奏家尤繼舜從小就認識,尤繼舜跟隨夏慧華的父親學過京胡。
尤繼舜12歲考入新疆藝術學院京劇科,由於離家太遠,後來他轉入江蘇省戲曲學校京劇科。
尤繼舜畢業後,被分配到江蘇省京劇院工作。
由於相隔兩地,加上彼此工作都很忙,這些年夏慧華與尤繼舜沒有聯系,也不知對方的情況。
1969年,尤繼舜被調入上海京劇院工作,在《智取威虎山》劇組演奏京胡。
(夏慧華《貴妃醉酒》劇照)
尤繼舜欣賞夏慧華舞台上的光華,夏慧華也愛慕他的帥氣,及行雲流水的京胡演奏技巧。後來兩人相愛結婚了,並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名叫邵汶,是壹名演員。
進入80年代,尤繼舜的名氣越來越大,多次在上海舉辦京胡演奏專場,並推出了《躍龍門》《雲雀》《燈節》《無題》等個人專輯,在京劇界有著“南尤北燕”(尤即尤繼舜,燕即燕守平)的美譽。
夏慧華唱京劇,丈夫給她伴奏,夫妻倆珠聯璧合,合作了《長恨歌》《貞觀盛事》《廉吏於成龍》等眾多京劇劇目。
(夏慧華為(专题)外國友人簽名)
上世紀90年代,夏慧華夫婦應邀赴西歐、中國台灣(专题)等地區演出,所到之處受到廣泛歡迎。
他們在台北演出《叁堂會審》時,50分鍾的戲,觀眾的掌聲竟然達16次。
04
2003年,夏慧華在體檢中被查出乳腺癌。她和丈夫的大腦頓時壹片空白,不知命運會將他們推向何方。
幸運的是,夏慧華的乳腺癌只是早期,丈夫陪她接受化療、放療。不僅如此,夏慧華每天還要服用大劑量西藥。
(夏慧華)
丈夫陪夏慧華抗癌5年,2008年春天夏慧華的乳腺癌穩定了,夫妻倆喜極而泣。
然而,哪知災難很快又降臨了。這年9月,尤繼舜突發大面積腦梗,暈倒在家。夏慧華緊急撥打120,將丈夫送往醫院。
經急救,尤繼舜保住了生命,但半邊身子偏癱。大兒子經常出差,小兒子是演員,常年在外面拍戲,夏慧華與護工壹起在醫院照顧丈夫。
夏慧華生活中有短板,不善家務和廚藝,此前壹直是丈夫寵她,包攬壹切家務。現在丈夫躺在病床上,家裡全靠夏慧華支撐,她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經常崩潰流淚。
(夏慧華與尤繼舜)
2009年,夏慧華患上了抑郁症,覺得活著沒意思,經常在家裡哭。
兒子邵汶拍戲回來後,鼓勵她:媽媽,如果你不堅強,這個家就會散了。
是呀,此前總是丈夫呵護自己,現在輪到自己照顧丈夫了。尤繼舜出院回家後,坐著輪椅,生活不能自理,夏慧華扶丈夫練習走路,幫他按摩雙腿。她還讓丈夫在家裡拉京胡,鍛煉他手指的協調能力。
夏慧華壹直陪伴丈夫康復治療6年,直到2014年尤繼舜才恢復行走功能。
丈夫的生命剛出現春天,夏慧華又被查出膀胱癌,成為雙癌患者。
(夏慧華清唱演出)
2015年,夏慧華正式退休了,丈夫陪她在家抗癌。經過兩年多的治療,夏慧華的膀胱癌得到了控制。
2018年7月,夏慧華與尚長榮等人聯袂主演3D京劇電影《貞觀盛事》。開拍前,她胸部出現不適,懷疑乳腺癌復發。夏慧華去醫院做檢查,幸好是良性的。
拿到醫院的診斷書,多災多難的夏慧華和丈夫喜極而泣。
05
夏慧華雖然是雙癌患者,但因為常年練功,身體素質好,病情壹直沒有復發。
(尤繼舜與弟子及妻子夏慧華)
尤繼舜的身體狀況也比較穩定。夫妻倆應邀去河南、福建等地教學,並擔任福建京劇院的藝術顧問,河南京劇院的名譽院長。
夏慧華夫婦的小兒子邵汶,1975年6月1日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員。
邵汶身高1.80米,外形帥氣,演技精湛,主演了《買房夫妻》《京華煙雲》《大江東去》《第肆片甲骨》《我的孩子我的家》《愛上天使》等40余部影視佳作。
(邵汶《大江東去》劇照)
(邵汶)
邵汶戲路寬泛,亦正亦邪,各類角色都能從容駕馭。他個人條件出眾,有名氣,經濟條件也不錯,可愛情卻不順利,今年已經49歲的他依然未婚單身。
邵汶的個人問題是父母的心病,尤其是夏慧華,心裡有壹個深深的結。這些年她沒少催婚,但邵汶始終沒遇到合適的。
夏慧華兩次從癌魔手中死裡逃生,丈夫也劫後余生,夫妻倆經歷了太多的坎坷,人生有淚有痛。
如今夏慧華已跨入80歲門檻,成了壹名耄耋老人。她最放心不下兒子邵汶的婚事,多次勸兒子:你就不能少接兩部戲,多花些時間考慮戀愛成家的事嗎?
(夏慧華與兒子邵汶)
邵汶是職業演員,接戲是他的本職工作,哪怕半年不接戲就會焦慮,他怎麼停得下來?再說緣分沒來,就是不拍戲,也不壹定遇到意中人,邵汶覺得拍戲與愛情並不沖突。
邵汶對愛情不強求,壹切隨緣。但夏慧華夫婦的晚年生活有遺憾,壹想起兒子快50歲了還單身,他們的晚年幸福就會打折扣,心情就會郁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