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15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越南 | 字體: 小 中 大
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小水村(圖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正敏原來的家,位於小水村的壹個偏僻角落。陂面鎮的房子,盡管極為簡陋,在正敏心中,卻是她命運的轉折點。正是因為媽媽的堅持,拾歲那年,她終於離開了偏僻的大山,來到了便捷的小鎮,她上學的時間,從步行壹小時的山路,變為步行伍分鍾的水泥地面。
正敏家的房子,掩映在壹片茂密的樹叢中。從山頂往下看,因常年不住人,房子早已被纏繞的雜草和樹枝吞沒,到處爬滿了青藤,“我家的老房子早就被樹啊、藤啊纏住了,房子都塌了”,面對無處下腳的路,她本能地提防隨時躥出的蛇。在正敏記憶裡,小水村的舊居僅有叁間房,壹間廚房,壹間雜物房,壹間臥室。臥室裡放了兩張床,正敏和媽媽睡壹床,爸爸和哥哥睡壹床。實際上,自從離開村莊,正敏幾乎沒有回過家,她很難相信,自己生命中的最初拾年,竟然在此度過。爸爸將手扶拖拉機開往小鎮後,這個比之陂面鎮更為簡陋的家,已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
盡管早已搬離,村裡依然有正敏的親人。1992年,媽媽被姐夫的家人騙到中國販賣後,正敏的爸爸以兩千八百元的價格將她帶到了小水村。對於廣東越南新娘,我曾從李沐光那兒了解到壹些信息,帶正敏做課題後,我才知道,除了台山,陽春也是越南新娘的重要聚集點。
2018年7月5日,正敏爸爸中風,媽媽遠道回來照顧,在返程外出打工的途中,因沒有身份證,媽媽買不到從鎮上到廣州的汽車票,正敏只得叫壹輛順風車將她送到學校。這樣,在廣東F學院,我和她媽媽見了壹面,她很自然地提到當年被賣到廣東的情景。
從1992年算起,正敏媽媽來中國已經贰拾伍年,她實際出生於1975年,到中國時僅僅拾柒歲,但在正敏記憶中,媽媽出生於1973年。媽媽的故鄉在下龍灣的壹個漁村,家裡拾姊妹,在越南人眼中,1990年代改革開放的鄰國,不啻尋夢的天堂。她壹直想去中國打工,姐夫的姐姐得知她的心願,以此為由騙她離開家門,其實早已暗中聯系好了買家。哪料在路上,兩人都被同伙賣掉,最後輾轉到了廣東陽春的大槐農場。因年齡小,身板瘦,她在農場經受了叁個月語言不通、身無分文、擔驚受怕的煎熬,被正敏爸爸帶回家。
陽春的小水村,比越南的故鄉還要窮,“我以前從沒挨過餓,但這裡大米都沒得吃”。習慣海鮮的胃,無論如何也難以將就木薯配稀飯。媽媽過不慣,天天都想逃跑,“但跑不掉,壹個人跑,全村人都去找”,此後,家裡壹直派人跟蹤她。直到生下正敏和哥哥,媽媽才打消了逃跑的念頭,她抓住壹切機會幹活,甚至學會了犁田,和她同時來到中國的好幾個女子,生完孩子後,借回家探親的機會,再也沒有回來。
從時間看,1990年代初期,正敏媽媽算得上小水村的第壹批越南新娘。不少人生完孩子回家探親時,會從家鄉帶壹批姑娘過來,這樣,2000年前後,小水村形成了越南新娘聚集的第贰個高峰。媽媽多次偷渡回家,共帶回叁個姑娘,其中就有自己的小姨。小姨嫁給了鄰居,其他兩個,壹個嫁給正敏的叔叔,還有壹個嫁到了鎮上。
瑪格南鏡頭:獨自等待的越南新娘(圖片來源:IC photo)
如今,正敏壹家早已搬離村莊,但嬸嬸和小姨還居住在原來的地方。正敏從小在越南女人堆中長大,跟隨媽媽知道她們的很多秘密,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曾經熟悉的越南話,已經沒有太多印象。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正敏統計到小水村共有拾六位越南新娘,知道彼此盤根錯節的關系。2017年8月,正敏去當地派出所,想給媽媽弄個戶口,從政府回復的消息推斷,陂面鎮像媽媽這樣的越南女子,多達壹百壹拾位。
不管是身份歧視,還是留守兒童及單親孩子的聚集,無不顯示了這壹歷史沉痾,在經濟貧困與孩子教育維度所面臨的危機。每次看到哥哥、堂弟和堂妹,很多時候,正敏會恍若夢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