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21 |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潜规则 | 字体: 小 中 大
“站在塔尖的奢侈品牌通过长期经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叙事结构和话术,用强势和俯视的姿态面对顾客,并在这种心理结构中进一步巩固其品牌溢价。”知名品牌专家、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庞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此番爱马仕因“配货”遭遇诉讼反映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高端奢侈品仍然是供不应求。
在周婷看来,稀缺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品的客户价值,并提升客户消费的尊贵体验感。特别是当品牌有意进行“饥饿营销”的时候,这种价值感和体验感会更强。
爱马仕并未言明的“配货”策略,也助力了公司业绩。据爱马仕最新公布的2023财年的全年业绩,爱马仕营收同比增长16%至1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专题)1047亿元),按固定汇率计增长21%;净利润达4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6亿元),按固定汇率计同比增长28%。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另外两大竞争对手,LV母公司LVMH集团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9%至862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增长13%;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4%至196亿欧元,在可比基础上下滑2%;爱马仕的“顶奢”地位依旧牢固。
“作为全球第一奢侈品牌的爱马仕,已经成为消费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是它持续成功的核心原因。”周婷向记者分析认为,超强品牌力和基于饥饿营销的稀缺感,是爱马仕保持业绩强劲增长的核心。
律师:未发现中国消费者起诉案例CEO:中国客户对爱马仕有一种迷恋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爱马仕配货”词条后,出现了39万+篇笔记,这些爱马仕消费者自称为“养马人”。
“在我国购买爱马仕的人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有钱人,已经绝对财富自由,他们认为自己就应该消费爱马仕,送礼也必须送爱马仕才能符合自己的身份,这些人是爱马仕消费的主体,占比爱马仕消费额的90%以上。另外一种是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在用爱马仕给自己贴标签,这些人是爱马仕消费额的补充贡献者。”周婷告诉记者,爱马仕核心消费者的消费力在逐步提高,对奢侈品消费贡献的占比也越来越大。
要客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千分之三的高净值客户群体,贡献着超过82%的奢侈品消费额,并在逐步提升。
想“养马”,就得不断地花钱“喂马”,中国“养马人”实力不容小觑。爱马仕财报显示,2023财年全年,除日本(专题)以外的亚洲地区(以中国市场为首)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同比增长19%,地区所有国家的销售额均大幅增长。
图片来源:爱马仕2023年财报截图
“2023年,在天津、成都、无锡新开了3家爱马仕门店。”上述爱马仕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爱马仕在中国内地市场共计开设33家门店。
中国“养马人”也收获了爱马仕的高度青睐,在2023财年分析师会议上,爱马仕首席执行官(家族第六代传人)Axel Dumas提到,中国客户对于爱马仕有一种迷恋。
对爱马仕“又爱又恨”的中国消费者,虽然已对“配货潜规则”有诸多不满,但截至目前均止步于“吐槽”。“在文书数据库上,未发现在中国有消费者不满爱马仕或其他品牌‘配货’而提起诉讼的案例。”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付忠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谈及市场上奢侈品的“配货”行为时,庞瑞向记者表示:“因为‘配货’这种情形,从来不存在白纸黑字的纸面合同,所以消费者要想举证维权应该也并不容易。品牌的这种销售行为,即使无法证明是欺骗,也足可以说明其心理优势、品牌姿态有多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