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26 | 来源: 《宁静的地平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朱令铊中毒 | 字体: 小 中 大
孙维世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
一九五一年,金山和文化艺术慰问团到朝鲜战场去,他在那边名头也很响,金日成很高兴他的来访。可宾主都高兴之际,好事变成了坏事。相传金山表示他要好好采访,然后写一部描绘中朝抗美的电影。金日成大为赞赏,让自己的女秘书给金山当导游兼翻译,说不清谁先动了情,总之他们俩都“犯了错误”。
彭德怀请示北京,周恩来连忙命令把金山押回北京处理。
一到北京金山便被当众宣布开除党籍、撤职查办。平常被他光芒刺伤的人,或者觉得感情被他伤害过的人,都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恨不得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从中央到群众都等着孙维世的一句话,金山的命运就系于这么一根线上。
孙维世慢慢站起来,走到台前说:
“金山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相信,这是他最后一次了!”
他们后来搬到北京饭店西边南夹道,当年皇城中的古建筑里。孙维世把最南边隔开来,变成一个单独的小院子,这可能是当时中国最奇怪的一个家庭——通天的“红色公主”和一个在石景山钢铁厂劳动改造的“驸马”。这段时间,他们和外人很少来往。孙维世每次去中南海,也是独来独往。
在那个时代,孙维世的确与众不同,她在大红墙内的子女们中间最有才华,最有条件,有可能成为政治、艺术双重的大红人。由于金山事件,她依然选择“为爱情牺牲”,牺牲了她政治层面上的机会。如果她和金山划清界限,毅然决绝,可能在政治上会平步青云,但她对红墙内的多数要员基本看不上眼,宁愿与政治中心保持适当的距离,继续在优越条件下发展自身的艺术才能。
孙维世与丈夫金山
一九六四年十月,孙维世参加了周恩来作为总导演的大型歌舞《东方红》演出后的座谈会,江青也来了,偏偏坐在她的旁边。江青又一次,也可能说是最后一次向孙维世发出邀请,或者说是一个最后通牒,希望孙维世到她那儿去,帮她工作。
孙维世照样对江青不予理睬。这次的回绝使江青不再试图把孙维世收编在自己的小团体中了。
一九六七年九月,江青、陈伯达在接见北京大专院校红卫兵的时候,两人异口同声: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孙泱是个坏人,是特务。几天以后,孙泱惨死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地下室里。
自己的哥哥突然惨死,若是往常,她一定立刻跑到中南海西花厅去,孙泱也是周恩来的义子。这时候孙维世只能写信,一定是周恩来事先为了种种原因,不让孙维世经常往西花厅跑,可见周恩来当时的处境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孙维世给总理的信里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可是总理当时也没能及时作出有效的努力。
江青步步紧逼,十二月突然派人抄了金山的家,并把金山逮捕了。
周恩来忍气吞声,在孙维世的逮捕证上违心地签下自己的姓名。
孙维世这时已经预感到自己随时有危险,在和妹妹孙新世最后见面的时候,她说:“现在有人要陷害周总理,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我死了没关系,绝不能连累他,一定要保住他。……我不会自杀的,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就一定是被别人杀的。”
江青既没有把她送到金山等人关押的秦城监狱,也没有送到军队的军法处,她不能让周恩来能够保护孙维世。孙维世出人意料地被送到已军管的北京公安局看守所。
孙维世家被彻底抄干净,照片和信件全部密封,直接送到江青的住处。孙维世被捕以后,对中国情治系统了如指掌的周恩来,居然多方查询都找不到孙维世。因为他没想到江青让刘传新把孙维世的名字改成“孙伪士”,并定为“关死对象”,那意思是:这种犯人由于特殊原因不审不判,慢慢关死。对这种犯人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来折磨,但“以不打死为限”,避免将来亲属的追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