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01 | 来源: 潜望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香港 | 字体: 小 中 大
我们没谈成就回家了,回到家第二天,我就接到通知让去放出来的新居屋选房子了。我当时还有点意外,我抽的号码很靠后也有机会选房子,后来才知道,因为我是用爸妈的名字申请的绿表资格,属于长者家庭,尤其是我爸爸年纪快70岁了,政府会优先考虑长者家庭,但是具体怎么优先的规则,我们也不知道。
虽然运气不够好,当时港岛、沙田这些离市区近的好位置的一手居屋都被选完了,但是还有距离机场不远的东涌,以及工业改造区观塘的房子可以选。(备注:观塘类似北京的亦庄)
最后,我们选了东涌一个40多平米的两房,售价200多万港元,均价在每平米不到6万港元左右——周边的二手商品房单价在15万港币每平米,相当于是四折多一点。这个小区有6栋,共提供3300套居屋,走到东涌地铁站需要20分钟左右,也有巴士大概6分钟。
我原本想买更大一些的,但是这个项目大户型55平米的数量不多,售价355万港元。居屋中大户型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从公屋搬走,更多的需求都是想住更大一些的房子。这也会导致部分住公屋的人不想搬走,因为买不到预期的更大的居屋,毕竟数量太少了。
我选择三成首付,得留些备用的现金和装修的经费。我去缴费的时候,政府的人问我是否全款,我猜想,应该不少买居屋的人是选择全款的。这就很有意思,说明其实住公屋或者申请买居屋的人很多是有全款买房能力的,虽然有收入和净资产的门槛,但是实际上这些买家并不是想象中的穷的。
香港的居屋和公屋差不多,政府只是把洗手间隔开来,剩下的就是个大开间的毛坯房,需要自己做隔断和铺地板之类的。我大概简单装修了一下,40多平米花了30多万港元。
当然,有些人就是几万块简单隔断一下就搬进去也有的。这是我们家的第一个房子,可能也是我爸爸住着养老的房子了,我没有将就装修。
现在即使利息涨了,我每个月月供在9000块港元左右,我妈妈做些零工够家里开支,我不需要给家用了,我自己还在中介上班,收入足够用,还可以存下一小部分。
买完这套居屋之后,尽管只有40多平米,但是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在30岁前完成了一个心愿,让爸妈住到了自己的房子里,我自己也才真正觉得,我在香港有家了。
我现在没有当时为了还债和买房的时候疯狂工作了,变得佛系了。虽然底薪只有港币6000多块,但是完成KPI,我每个月的收入足够生活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