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04 | 来源: BBC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习近平动态 | 字体: 小 中 大
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学者杨昊认为,习近平见普拉博沃时提到雅万高铁,可说是提醒对方,“这么艰钜的东西,中国都可以做成……如果你心里想到基础建设,中国一定是你不能轻忽的对象”。杨昊指出,普拉博沃上任后,马上要面临印尼“迁都”计划的重大挑战,更少不了外国“帮手”。
避谈南海?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声明还提到两国要“深化海上合作”。印尼国防部的新闻稿则引述普拉博沃的说法:“关于防务合作,我把中国视为保障区域和平稳定的关键伙伴之一……我也致力于满足印尼的军事硬体需求,促进国防产业的合作,推动有成效的对话。”
杨昊解读,双方的“防务合作”指的主要是军工产业,内容可能包含武器,也可能是军民两用产品,例如无人机;透过输出这类产品至印尼,有利于中国“洗刷”西方对中国军工产业的批评。
至于所谓“海上合作”,未必涉及海上主权,而可能包含海洋资源管理等多元面向。“某种程度上是在做宣传,就是说中国跟东协国家并不是只有像中国跟越南、或中国跟菲律宾的南海争端跟冲突,也跟东协的大国有海事合作的机会。”
习近平与普拉博沃会后,双方的新闻稿都没有直接提到南海争议。然而,在中菲的南海主权争端加剧之际,印尼身为东协大国,难以置身事外。印尼与中国之间并没有岛屿主权争议,但中国依“九段线”主张的主权范围,跟印尼纳土纳群岛(Natuna Islands)附近海域有所重叠。
美国智库学者帕伦斯沃伦认为,普拉博沃在南海议题等地缘政治议题上是“直率”的,但“重要的是印尼面对复杂局势会怎么做,而不仅在于说了什么”。待普拉博沃上任后可以观察的一个重点是:在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在南海议题会走向团结,抑或是单打独斗之路。
双边关系挑战
“印尼面对的巨大难题是,要怎么从中国那边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抵挡北京带来的安全挑战。”帕伦斯沃伦说,不论是与中国合作发展基础建设工程,或是应对南海议题,普拉博沃要做的是“把机会最大化,把风险最小化”。
杨昊指出,如果印尼发现中国对于提供经济资源“说得多,做得少”,双方可能就会出现矛盾;此外,印尼若要在印太多边体系内扮演积极角色,且不希望中国继续在区域内被视为“麻烦制造者”,就有必要有效地“控管因中国而发生的各种危机”。
他认为,相较于中国踩到菲律宾在南海主权上的“痛处”,促使菲国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以强硬态度反击;印尼与中国没有直接的领土争端,因此未来在普拉博沃执政的“蜜月期”,冲突可能不会立刻浮上台面。尽管如此,一旦印尼重视的国家利益与主权受到威胁,普拉博沃“军人的本质”会浮现,采取行动“捍卫自己的国家”。
印尼的中印关系专家拉玛特则认为,普拉博沃在国际场合的发言跟佐科威相比更强有力,他若身为领导人,也可能比佐科威更为强势。但面对中国,他的态度应会维持谨慎,“避谈对印尼与中国关系可能带来负面冲击的议题”,例如中国在印尼投资基础建设导致的劳动与环境争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