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06 | 來源: 市井覓食記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美食指南 | 字體: 小 中 大
或許是小時候能吃到的美食太少,也或許文字描述更有想象的魅力,又或者自己天生就是個吃貨,學生時代上語文課,印象最深的都是關於吃的課文,老師在講台上面講述,自己在下面想象著味道,暗暗流口水垂涎作者筆下的食物。
孔乙己的茴香豆,朱自清的橘子,獵人的烤松雞,少年閏土看管的西瓜,甚至是他差點刺到的那個猹,雖然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猹"是個什麼生物,但還是想到了這種野味也壹定別有壹番風味。盤點壹些曾經出現在語文課本中讓人難忘的6種美食,都是饞了好多年的。
壹、《端午的鴨蛋》——高郵鹹鴨蛋
要說起語文課本中的美食,可能大多數人第壹個想到的就是汪曾祺的作品《端午的鴨蛋》,汪曾祺是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他在文中對自己家鄉高郵出產的鹹鴨蛋進行了著重介紹:“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幹、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平常食用,壹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壹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鹹蛋的黃是通紅的……”
課堂中本就容易肚子餓,經汪老先生文字壹描述,那鮮香、沙綿的鴨蛋黃仿佛是在自己嘴裡抿開,又仿佛是有人在面前炫耀著吃,自己饞得咕嚕咕嚕叫的肚子是配樂。這節課堂真是從身到心都在學習著這顆端午節的鹹鴨蛋,恨不得把作者擠開換成自己,想象著自己拿筷子挑開空頭看那亮黃的紅油滋出來,趕忙嘴巴湊過去吸舔,吃得壹手狼狽壹嘴鮮。
鹹鴨蛋各地都有,高郵鹹鴨蛋久負盛名,前有清代《醃蛋》壹文中“醃蛋以高郵為佳……”,今有《端午的鴨蛋》。高郵麻鴨的鴨蛋醃制出來鹹鴨蛋,蛋白鮮嫩爽滑,蛋黃油脂豐富,早已成為高郵市的特產,也是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代表性美食。
高郵鹹鴨蛋現在不僅是高郵的城市名片,更是大江南北食客中的壹個記憶。 贰、《我的叔叔於勒》——牡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