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10 | 來源: RFA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動車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比亞迪汽車公司制造的純電動車型ATTO 3(中文名:元Plus),2023年4月28日在英國法恩堡汽車展中亮相。
中國產廉價電動車瘋狂湧入世界,但這能多大程度上拯救深陷泥潭的中國經濟呢?
歡迎收聽自由亞洲電台,這裡是《中國最錢線》,我是主持人子朝。這期節目,我們來聊聊最近壹個引起廣泛關注的話題:全球低價傾銷的中國電動車。
電動車“入關”
本周,有關中美關系最重要的新聞便是美國財長耶倫女士率團訪問中國。耶倫此行的壹個重要目的就是“重建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對話”,其中壹項非常重要的議題,便是有關“中國出口大量得到政府補貼的清潔能源技術正在扭曲全球市場”的問題。
而在此之前,歐盟已經開始采取行動。2023年10月,歐盟宣布對中國出口的電動車進行反傾銷調查。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稱中國廉價電動車泛濫歐洲市場,對歐洲電動車行業構成嚴重威脅。最近兩年,中國出口到歐盟市場的電動車大幅度增長。據中國官方數據,去年頭柒個月的同比出貨量增長112%,較2021年增加361%。去年10月,中國對歐出口同比增長32.25%。這壹勢頭過於強勁,以至於歐盟已經等不到調查結束,在今年3月宣布有可能在調查完成前就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實施懲罰性關稅。
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勢頭的確非常迅猛。202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壹大汽車出口國,出口522萬輛,同比增長57.23%。按照中國官方的提法,汽車工業作為壹個廣泛影響的產業,對鍛造、加熱、焊接、沖壓、機械加工等設備會產生大量需求,對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中國汽車工業向外突破,尋找更廣闊的需求空間對中國經濟增長能夠提供較大助力,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中國這次向全世界的傾銷並不僅僅止於電動汽車,受影響的也並不只是老牌發達國家。現在,包括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印尼在內的新興經濟體也開始加入反擊行列,瞄准從中國進口的鋼鐵、陶瓷和化學品,懷疑這些產品被以低價傾銷到其國內市場。僅印度就對中國制造的壹些產品展開了反傾銷調查,如螺栓和螺釘,壁掛鏡和真空保溫瓶等。阿根廷正在調查中國電梯。英國正在調查挖掘機和電動自行車。
為了應對各國的質疑和抵制,中國企業也在積極地“向外走”。比如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制造商比亞迪將在墨西哥建立壹家新的電動汽車工廠。比亞迪以便宜的車型和更多樣化的產品線而聞名,它在去年最後壹季超越了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世界首富馬斯克預測,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汽車制造商將會“摧毀”全球競爭對手。馬斯克的觀點得到了美國制造業聯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的響應。該聯盟在即將發布的壹份報告中稱:“廉價的中國汽車之所以如此便宜,是因為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和資金。進入美國市場,最終可能會導致美國汽車行業的滅亡。”
中國政府也毫不掩飾對電動車的大舉支持。中國商務部周叁(2月6日)公布了去年年底由九個中央部委聯合簽發的文件名稱是《關於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這九個部委中包括中國外交部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這個龐大的陣勢凸顯出推動電動汽車出口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壹個重要部分,中國政府將集中所有資源為實現這壹戰略提供壹切必要的支持。新冠疫情之後,中國經濟陷入全面低迷。因此,北京當局正竭盡全力發展電動車,並將之作為中國經濟中為數不多的壹個新的增長點。
押寶成功了?
按照中國官方的說法,中國汽車工業逐漸被海外市場接受的關鍵在於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占據相對優勢,從中國汽車出口的結構來看,2020年開始,新能源車在出口汽車中的占比逐年遞增,2023年占比已經達到了33.97%,根據CleanTechnica公布的數據,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2023年12月達到了155.67萬輛,同比增長35%,在整體市場中占據了22%的份額,當前全球的汽車工業趨勢逐步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新能源車的進化成為搶占全球市場的關鍵,而中國從2001年開始已經在政策上開始布局新能源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