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04-12 | News by: 美国华人杂谈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亚裔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亚裔美国人的收入差异。来源:2019年美国社区调查。
关于数据分类的讨论大多围绕卫生和教育展开,其最终目标是为统计上最脆弱的社区提供更多资源。如果没有关于每个社区有多少人、由谁组成以及他们的独特需求是什么的数据,政策制定者就不可能知道如何有效和成功地解决社区需求。
以教育为例。目前由美国教育部、各个州和地方教育机构以及私立教育机构管理的数据汇总了所有亚裔美国人。然而,美国人口普查局美国社区调查(ACS)的数据显示,亚洲群体在教育程度上存在巨大差异。例如,56%的亚裔美国人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但有三分之一的苗族、老挝人和柬埔寨成年人未能从高中学业。可是从2010年到2024年,缅甸、苗族、老挝这些族裔是没有出现在政府统计表格中的。
即使在华人社区内部也有着可以感同身受的差距:同样在旧金山湾区,既有大厂科技员工住豪宅送子女读私校,也有不少移民住在条件简陋的散房(SRO)。华人权益促进会(CAA)近期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旧金山唐人街,近半数家庭对负担互联网费用感到有压力,而且即使负担得起,唐人街的互联网服务也是价高质劣,孩子们在上网课方面面临更大的障碍。有了良好的数据,政府可以将资源分配到具体行动上。比如改善社区的网络服务,提供更好的免费学前教育,在学校提供特定的语言支持,学区提供语言服务帮助家长更紧密地与学校沟通,以解决教育差距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卫生保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学术和制药研究人员以及疾病倡导团体,基本上都并没有遵守OMB的细分规定,在研究中使用亚洲人这一宽泛的类别,并制定资金和政策决策。
主要问题是,当亚裔美国人混在一起统计时,似乎表现得很好。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美国政府解决医疗保健不平等问题的最初阶段。1985年的《赫克勒报告》(Heckler Report)启动了这项研究,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亚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都被归为一个群体——“比美国所有的种族/族裔群体都健康”。2021年的数据显示,亚裔美国人的整体预期寿命为83.5岁,而美国白人的预期寿命为76.1岁。
没有良好的数据就没有经费和研究。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心血管流行病学家、人口健康副教授斯特拉·易(Stella Yi)2023年底对专业医学新闻媒体Statnews说,缺乏良好数据收集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普遍对亚洲人有刻板印象,包括他们是“模范少数族裔”,不值得投入资源或关注。
她说,这导致了广泛的排斥和隐形——人们在数据中“失踪”,他们的健康问题很少被注意或解决。而且由于大多数健康调查只用英语或西班牙语进行,亚裔群体中那部分英语水平较低的人完全被遗忘。
人们只需要看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能看到亚洲人被忽视的持续影响:1992年至2018年间,该机构预算中只有0.17%用于针对AAPI群体的研究,尽管他们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族群。
这可能导致医疗保健方案无法适当地治疗亚裔美国人。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从抗抑郁药到激素替代疗法再到痛风治疗等常用药物,亚洲人的副作用风险要高得多。另一个例证是,亚裔美国人比其他群体更早患上糖尿病,体脂也要小得多,因此需要适用更低的糖尿病筛查体重指数门槛,但经过了亚太裔医生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这一目标才得以实现。
根据目前开始逐渐显现的研究结果,将亚裔美国人的子群体分开来看,结果要差得多。例如:
肝癌在亚裔美国人中的发病率是美国白人的两倍多,但老挝裔美国人的发病率是美国白人的七倍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