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12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左图:《第一滴血》剧照。 右图:《终结者2》剧照。
中国观众对这类电影总体上都吃腻了,全部给予断崖式冷遇。去年全球票房第八的《碟中谍7:致命清算》,在中国仅以3.49亿元排名第40位,和国产文艺片《河边的错误》成绩差不多,而5年前的《碟中谍6:全面瓦解》尚能斩获12.5亿票房。《速度与激情》系列命运相似,也遭遇了从高峰20多亿元到不足10亿元的坠落。
“商业IP就是要一浪高过一浪,直到IP死掉。”孙小杭说。他曾为宁浩导演的《心花路放》《疯狂的外星人》等电影担任编剧,经历了十余年来中国商业电影浪潮。他觉得,漫威的“爆米花程度”越来越高,必须不停地放大视觉奇观,“电影里独特的人生体验就被挤压掉了,只剩悬浮的无聊重复。”如国外评论所说,如果赌注是整个世界的命运,就等于没有赌注。
人们对于这些英雄片的疲劳,除了电影剧作的重复和悬浮,与外部世界的变化或许也有关联。漫威最火的那些年,全世界都弥漫着乐观主义情绪,这正是好莱坞近百年独霸世界电影市场的精神引擎。如今,乐观主义在全球消退,逆全球化思潮兴起,英雄神话(电视剧)带给人们的不再是单纯的亢奋和激动,也有隔膜和怀疑。
“人们不相信了。”孙小杭说,“就像多年来建立的海市蜃楼,突然有一天发现,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漫威的难题
为了让枝蔓日益盘根错节的系统显得有条理一些,迪士尼将漫威电影宇宙划分成了不同阶段。一开始,规划是有效的,前三个阶段任务分明、结构清晰,但越到后来,切分越来越不起作用了。
当首都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对漫威宇宙发生兴趣时,正是如日中天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终篇《复联》的爆火,是漫威电影宇宙史的关键事件,很多正是从这时“入坑”。在于超看来,第二阶段几部续作呈现出了更高水准,尤其是被漫威迷奉为经典的《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在漫威迄今所有单人电影的豆瓣评分中排名第二。
排名第一的,是这个宇宙的起点——《钢铁侠》。
2008年4月30日零点,小罗伯特·唐尼坐在装甲车里,从阿富汗库纳尔省的荒漠中驶来。两分钟后,他将遭受猛烈的火力袭击。为了逃出恐怖组织的绑架,他饰演的军火商兼发明家托尼·史塔克假意答应帮他们制造导弹,实际上徒手为自己打造了一身全金属战甲,将自己像粒花生米一样包裹在其中,获取梦幻般的战斗力和防御力。漫威电影宇宙的核心人物——钢铁侠——由此登场了。
为了赶上五一档期,《钢铁侠》登陆中国院线甚至比美国还要早2天。该片最终在全球获得5.85亿美元票房,漫威电影宇宙一炮打响。
实际上,在漫画公司漫威拥有的几千个漫画角色中,钢铁侠原本并不太显眼,美国队长和蜘蛛侠显然更有名气。但现实世界里的票房和观众缘,改变了局面。小罗伯特·唐尼的选角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后来几乎所有漫威的超级英雄,演员都受益于角色,唯有钢铁侠起初是演员成就了角色,最后相得益彰。
最早的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第一部《超人》。往后三十年间,银幕上的超级英雄陆续出现过超人、蝙蝠侠、蜘蛛侠、变形金刚、绿巨人等不多的几位。而从这一天起,一批新的超级英雄像批发一样登场。最大的超英工厂当属漫威,DC、环球等公司制造了少量几位,如新版蝙蝠侠和超人,以及金刚等。
《钢铁侠》上映的那一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获得世界瞩目的成功。后街男孩、席琳·迪翁等外国歌手都在中国举办演唱会,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在奥运会后的第一场演出,是正当红的艾薇儿,那年她把巡演开到了中国七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