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12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如今,每年都有30亿至50亿级别的巨片诞生,但除了《复联4》,全是国产影片。超过40亿元的十部电影,涵盖科幻、喜剧、动画、战争、动作、悬疑等各种类型。换言之,高票房的国产片,正逐步全面替代好莱坞大片的市场位置——国片在崛起。
与2002年《英雄》将国产电影带入亿元时代的那次崛起不同,2017年之后的这轮崛起,出现了新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深度“好莱坞化”。
当年《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古装大片,在投资、场景、演员配置等方面有了大片的规格,而内在依然渗透着作者性表达。第五代导演们的理想目标,是借好莱坞的壳,装黑泽明的魂。而新一代中国电影人将好莱坞的剧作模式学得惟妙惟肖,完全没有迎合观众的心理障碍。梁君健认为,好莱坞最成功的两种套路,一种是动作惊险样式,一种是伦理情节剧,这两种剧情模式,或多或少被今天多数中国卖座的商业片借鉴。
编剧冉甲男将好莱坞电影屡试不爽的剧情套路称为一种“公式”。如今的影院里,好莱坞“公式”俯拾皆是。“主角不断遭受打击,所有的路都被堵上,所有可能性都被毁灭,然后还会受到尊严的践踏。但主角不会被打死,最后会出现神迹,扭转局面。到那时,观众已经无视逻辑了,情绪顶在那儿,一定会期待反转的结果。”冉甲男举例说,《飞驰人生2》就用了典型的好莱坞“公式”。
2017年,《战狼2》的出现,宣告中国“好莱坞式”大片正式成型。
当好莱坞的制片人不解《战狼2》为何在中国如此火爆,超过任何一部漫威电影时,冉甲男的回答很简单:因为那是中国面孔。
在好莱坞公式之外,影片的其他那些部分,往往决定了电影的独特气质,比如本土文化元素、社会现实、时代焦虑等。“漫威的英雄不会一上来就踢开一个非法拆迁的人,美国人不会懂其中的社会情绪。”冉甲男说。《战狼2》开头,吴京饰演的退役军人冷锋,为受害者打抱不平。而《封神第一部》里有无处不在的商周文化元素、传统美学,以及中国式的道德伦理;《流浪地球》则显示了中国人对世界性危机的反应,颠覆了长久以来美国作为救世主的套路……
《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也是好莱坞技法与中国现实结合的范本。梁君健说,在呈现当代中国人的心理焦虑和情感需求方面,近年的国产电影呈现了很高的敏锐度,这两部电影折射了人们对于某些社会失序现象的焦虑。含有道德伦理说教色彩的作品,一贯是中国观众的深层精神需求,超英电影里空洞的爱与和平,显然不如这些国产片中的现实教化更能击中人心。
冉甲男是《封神三部曲》电影编剧之一,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封神三部曲》的改编,也绕不开经典的好莱坞“公式”。《封神演义》故事十分庞杂,人物众多,但从项目启动之初,经验丰富的主创团队就达成共识:唯一的改编路径,就是英雄成长史。主角不可能是老年的姜子牙,而应该是一位少年英雄,只有他的迷茫、觉醒和成长,才能让影院里的年轻观众共情。
2023年8月11日,导演乌尔善携费翔等主创出席电影《封神》辽宁沈阳路演。图/视觉中国
王红卫说,很多学习和借鉴好莱坞的国产片,对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替代。从这个意义上,也许中国是唯一一个成功地“以好莱坞模式战胜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市场。但也有很多电影,甚至很多大片,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好莱坞模式的,这也许就是华语电影生长发展的真正希望。
“经过十几年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观众和电影市场,已经像美国的观众和美国电影市场一样,对于非本土文化的电影接受度急剧降低。”王红卫说,就像一部非英语片(甚至是非美国的英语片)要想企图在美国市场成功,就会翻拍一个好莱坞版本一样,近年来中国电影翻拍率高,除了资本担心原创的各种风险和成本之外,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