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19 | 来源: 谷雨实验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56岁的阳新人程祝,人称“屯鸟婆婆”,是阳新第一代“屯鸟”系统性养殖人。她就住在养殖场旁边,从窗户望出去,就是种屯鸟场,两千只种屯鸟在那里洗澡、打架、繁衍后代。
养屯鸟
的生活重复枯燥,不外乎是围着吃喝拉撒打转。但程祝永远闲不下来,时时念叨着“人勤地不懒”。她每天举着一根长长的水管,把满地的粪便冲进暗道。几十斤的饲料被扛起来,“哗”地倒进小车。每只屯鸟,一天平均要吃掉半斤食,她计算过,养一只屯鸟的成本,接近二十只土鸡。
程祝?心像SoulPix 杨一凡
母屯鸟产蛋后,攒到24枚左右,会开始孵化。它们不吃也不喝,把自己腹部的毛全部扯下来做窝,给蛋保暖。这是让程祝最为惊叹的习性。
屯鸟孵化的条件严苛,具体来说是一些数字。孵化时间35天,孵化箱温度控制在37.5度,湿度则是65度。程祝每七天来看一次这些蛋,打着灯光,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发育到五天左右的蛋,在灯光照射下最好看。整个蛋体发着剔透的光,里面布满红色血丝。二十天胚胎会开始长毛,然后是内脏发育。
过去对屯鸟的研究少,如何科学养殖,很多事情当地人也不知道,只能一点点摸索。
2017年,程祝投资100多万建立实验室,请人做对比实验,向专家求教,希望找到阳新屯鸟和其他番鸭的差异。实验发现,阳新屯鸟
肉蛋白质指标高出福建番鸭1.8个百分点,谷氨酸高出0.65个百分点。与其他番鸭乳白色的炖汤不同,用屯鸟炖出的汤为金黄色。这与阳新屯鸟在当地生长的土壤、水分、温度都有关,也与阳新人的培育方式有关——也就是说,这是独属于阳新的家禽。
屯鸟汤?《我是养屯鸟人》
找到足以证明差异的数据后,就可以为阳新屯鸟申请湖北省地理标志。
那几年,程祝天南海北地跑,最后到北京进行地标终审时,七位专家为这种家禽如何命名,争论起来。是用阳新方言“屯鸟”,还是它的学名“番鸭”?最终,四个专家认为“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尊重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阳新屯鸟”的名字得以保留下来。
程祝一直坚持把屯鸟养殖好。2015年,当地发洪水,把养殖场淹了一米五高,屯鸟在满是细菌和垃圾的洪水上游了六天,没吃没喝。5000多只种屯鸟,只剩下100多只。那次,程祝亏了六七十万。站在河边,她看着河水卷出的漩涡,想往河里跳,四岁的儿子在后面叫妈妈,那一瞬间“自己把自己给拉回来了”。“别人说用脸盆装眼泪,我是用水桶装眼泪。”
2018年9月,程祝孵化了一批屯鸟,10月初正好出壳,可到了11月每天都要死两三只。这看起来像鸭瘟,又有点像传染性结膜炎,但是两种病的药都用了,没有好转,反倒越死越多,两万只最后只剩一两百只。程祝请来当地畜牧局的兽医,他们也搞不明白,最后把样本送去做病毒培养,才查出是黄病毒。最后,畜牧局全体出动来给种屯鸟打疫苗,第二年,病才好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