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19 | 來源: 谷雨實驗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56歲的陽新人程祝,人稱“屯鳥婆婆”,是陽新第壹代“屯鳥”系統性養殖人。她就住在養殖場旁邊,從窗戶望出去,就是種屯鳥場,兩千只種屯鳥在那裡洗澡、打架、繁衍後代。
養屯鳥
的生活重復枯燥,不外乎是圍著吃喝拉撒打轉。但程祝永遠閒不下來,時時念叨著“人勤地不懶”。她每天舉著壹根長長的水管,把滿地的糞便沖進暗道。幾拾斤的飼料被扛起來,“嘩”地倒進小車。每只屯鳥,壹天平均要吃掉半斤食,她計算過,養壹只屯鳥的成本,接近贰拾只土雞。
程祝?心像SoulPix 楊壹凡
母屯鳥產蛋後,攢到24枚左右,會開始孵化。它們不吃也不喝,把自己腹部的毛全部扯下來做窩,給蛋保暖。這是讓程祝最為驚歎的習性。
屯鳥孵化的條件嚴苛,具體來說是壹些數字。孵化時間35天,孵化箱溫度控制在37.5度,濕度則是65度。程祝每柒天來看壹次這些蛋,打著燈光,觀察它們的內部結構。發育到伍天左右的蛋,在燈光照射下最好看。整個蛋體發著剔透的光,裡面布滿紅色血絲。贰拾天胚胎會開始長毛,然後是內髒發育。
過去對屯鳥的研究少,如何科學養殖,很多事情當地人也不知道,只能壹點點摸索。
2017年,程祝投資100多萬建立實驗室,請人做對比實驗,向專家求教,希望找到陽新屯鳥和其他番鴨的差異。實驗發現,陽新屯鳥
肉蛋白質指標高出福建番鴨1.8個百分點,谷氨酸高出0.65個百分點。與其他番鴨乳白色的燉湯不同,用屯鳥燉出的湯為金黃色。這與陽新屯鳥在當地生長的土壤、水分、溫度都有關,也與陽新人的培育方式有關——也就是說,這是獨屬於陽新的家禽。
屯鳥湯?《我是養屯鳥人》
找到足以證明差異的數據後,就可以為陽新屯鳥申請湖北省地理標志。
那幾年,程祝天南海北地跑,最後到北京進行地標終審時,柒位專家為這種家禽如何命名,爭論起來。是用陽新方言“屯鳥”,還是它的學名“番鴨”?最終,肆個專家認為“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尊重當地的飲食習慣和文化傳統”。“陽新屯鳥”的名字得以保留下來。
程祝壹直堅持把屯鳥養殖好。2015年,當地發洪水,把養殖場淹了壹米伍高,屯鳥在滿是細菌和垃圾的洪水上游了六天,沒吃沒喝。5000多只種屯鳥,只剩下100多只。那次,程祝虧了六柒拾萬。站在河邊,她看著河水卷出的漩渦,想往河裡跳,肆歲的兒子在後面叫媽媽,那壹瞬間“自己把自己給拉回來了”。“別人說用臉盆裝眼淚,我是用水桶裝眼淚。”
2018年9月,程祝孵化了壹批屯鳥,10月初正好出殼,可到了11月每天都要死兩叁只。這看起來像鴨瘟,又有點像傳染性結膜炎,但是兩種病的藥都用了,沒有好轉,反倒越死越多,兩萬只最後只剩壹兩百只。程祝請來當地畜牧局的獸醫,他們也搞不明白,最後把樣本送去做病毒培養,才查出是黃病毒。最後,畜牧局全體出動來給種屯鳥打疫苗,第贰年,病才好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