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23 | 来源: 仕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落马 | 字体: 小 中 大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任何场合都不愿提起第一学历是中专,甚至连百度百科的词条也没有他那些年的简历。
02.
然而,2022年11月5日,范一飞却迎来“高空坠落”的黑暗时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重磅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有消息称“当天中午左右还在开会”的范一飞,于11月4日下午在工作单位被带走。
实际上,过去一年里,范一飞被查的消息已经在坊间流传,此前他曾多次被叫走配合调查后复归,而此番则再也无法回头了。
也就是说,范一飞的落马早有征兆,他自己也应该有心理准备。
此前他曾多次被叫走配合调查,说明其已涉及相关案件,其腐败线索早已被纪检监察部门掌握,对于他这只病虎来说,何时“入笼”就看相关部门的办案节奏了。
范一飞多次配合调查后复归,说明他一直在对抗组织调查,始终在进行垂死挣扎。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范一飞,为何“见了棺材不落泪”?为何不主动投案?为何有如此超常的“定力”?
或许,这一切缘于范一飞的“专业自信”“腐败自信”。
因为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学硕士”,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是人们口中的“银行家”“经济学家”。
拥有如此深厚学术素养的范一飞,其贪腐行为想来不会是小儿科,肯定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不是一般人能窥其堂奥的,其多次配合调查又每每平安复归就是证明。
而范一飞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想来会有一番自己的说辞。而这些说辞,不是特别内行的人,要么听不明白,要么听起来干脆就是云里雾里。所以查他的人,一次又一次放过了他。
事实上,根据事后调查,范一飞的犯罪行为确实“技术含量”很高,存在大量隐形、变异的新型腐败,善于利用金融市场的规则作掩护和幌子,大搞权钱交易。
他认为自己懂金融、有能力,可以动脑筋铺设一条“官商双赢”的暗道。
但他过高得估计了自己,要知道,纪委里面也藏龙卧虎,高人云集。
范一飞机关算尽,最终还是黯然落马了。
如果没有后来的“一飞冲天”,范一飞或许很可能就一辈子扎根家乡,做个兢兢业业的银行职员,而不是后来能够呼风唤雨的“银行家”了。
但“可怜蜂蝶频入网,多在高飞得意时”,“一飞冲天”的范一飞却失去了理智和清醒,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自信依靠个人专业能力可以躲避、对抗法纪的监督,从而坠入欲望的深渊。
从1993年到2022年,从29岁到58岁,一贪就是30年,范一飞被控受贿3.86亿元。
有人做了统计,按牛肉现行价,这钱够请400万银行人每人三斤牛肉!
等待范一飞的,大概率是将牢底坐穿的命运。
一名领导干部贪腐堕落,不仅会带坏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党风、政风,还会带坏家风,把自身家庭带入万劫不复的泥沼。
03.
走笔至此,仕道君又想到了已被处死的“金融巨蠹”赖小民。
主政华融公司期间,赖小民之所以敛取钱财毫无忌惮、近乎疯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恃自己是专家型官员,没有人能够查倒他。-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