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23 | 来源: 仕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落马 | 字体: 小 中 大
长期从事银行、资产管理等金融工作的他,深谙各类行业规则,喜欢打着“市场化”幌子,大肆利用制度漏洞操纵实施腐败犯罪,大搞曲线获利、期权腐败,导致监管难、固证难、查处难。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赖小民甚至公开斥责监管人员不专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再如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
孙德顺在银行业工作40多年,是中国金融界唯一一名从银行网点最基层的柜面出纳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国有银行总行行长的干部。他自认为业务能力高超,试图通过精心设计来掩盖权钱交易。
据办案人员介绍,孙德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收现金,他认为收现金太低端了,太简单粗暴了。
他进行利益兑现的方式非常专业化,做了层层的掩盖,设了很多的防火墙,绕了很多圈,利用特有的金融手段和产品去掩盖,其专业化、复杂化程度相当罕见。
这些障眼法给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专案组研究后决定,不在影子的迷阵里打转,而是反过来从源头入手,梳理孙德顺在中信银行推动的贷款授信,找到其中明显异常的决策事项,再针对性地调查获得贷款的企业和孙德顺的关联。
这一调查策略抓准了孙德顺腐败问题的核心,最终使孙德顺的违法犯罪行为真相大白。
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专业、再高超的腐败行为也难逃恢恢法网。
金融腐败涉及范围广、链条长、方式复杂,隐蔽性和传染性都较强,而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结合,也增加了金融反腐的成本。
但难度再大,也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是“国之重器”。
金融腐败往往与金融风险交织在一起,金融反腐是保障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随着一个个“银行家”“金融精英”的落马,昭示中国金融反腐步入深水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