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29 | 来源: 闲时花开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朱令铊中毒 | 字体: 小 中 大
▲小张好友的讲述@头条新闻
作为一个负责和事佬,小张甚至为了调解周某某和其他室友的关系,还先后几次帮周某某打扫厕所,以平息众怒。
这里面,就藏着一个事实:
小张是每场冲突的和事佬,且他在某种程度上有恩于周某某。
但最后,周某某为什么选择了恩将仇报呢?
因为人性中最不易察觉的恶意,是受助者恶意:
你好心帮了一个人,而那个始终活在危机里的人,不仅不会领情,反而认定你才是导致他陷入各种失败的罪魁祸首,进而对你产生深深的恶意。
受助者恶意的核心是:
“你的每次出现,都映衬出我的难堪,所以你所有的好,在我看来都是恶。”
典型的参考案例,是中科院研究生谢雕,被高中同学周凯旋杀害案:
周凯旋一直沉迷于游戏,不思进取,无法自拔,谢雕一直帮助他,提醒他,劝诫他,甚至好心款待宴请他,结果最后在餐厅里,周凯旋把谢雕杀害。
▲中科院研究生遇害案@资料图片
湘潭大学投毒案发生后,很多人联系到朱令案、复旦大学投毒案,我并不认同这种类比:
虽然都是校园投毒案,但背后的真相并不相同。
朱令案和复旦大学投毒案,起因于宿舍琐事,但真相都和心理不平衡的嫉妒有关。
朱令案还有特殊时代的历史原因。
但湘潭大学投毒案,不存在徇私枉法,嫌疑人第一时间被抓,和妒忌关系不大,更多显现的是隐秘人性的“受助者恶意”。
第二,透过变态和无赖,看见控制和依赖。
小张好友说:
因为很多冲突都是卫生问题引起的,寝室长小张就自掏腰包,买了清扫厕所的工具,带头清理厕所,并规定同宿舍的人轮流清洁。
小张的这个举动,引发了周某某的又一场反抗:
“叫他清理,他不清理,很多时候装作没看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