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03 | 來源: 建設性意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4月30日,我寫了壹篇文章提醒外省的朋友伍壹別來廣東旅游,因為經過壹個月的強降雨,土壤都被泡松了,假期壹周還會繼續下雨,很容易出現滑坡地質災害或者樹木倒塌。
5月1日凌晨,廣東梅州梅大高速公路發生路面塌方,18輛汽車跌落山坡,截至發稿前已造成24人死亡,30人受傷。(最新:造成51人死亡,30人受傷)
有讀者說我神預言,也有人說我烏鴉嘴,其實都不准確。
廣東多地連續強降雨導致土壤含水量飽和,容易出現地質災害,氣象部門近期壹直在發布相關警示提醒,並不是什麼隱秘信息,更不是我的獨家觀點。連續降雨之後山區要防范滑坡塌方,本身也是很好懂的道理。
之所以我要專門寫篇文章,是基於本輪降雨的空前強度、超長時間和超廣范圍,預見到大概率會發生地質災害,而伍壹的旅游高峰又會將災害風險成倍放大。
但是,這種預測是概率性的,只能警示普遍的風險,根本不可能做到精准預測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會發生地質災害。我這個科普博主做不到,氣象部門、國土部門也做不到,梅州這條高速公路的管理公司也做不到。
那,既然做不到精准預測,是不是這樣的風險提示就沒有用,是徒增恐慌呢?當然不是!
預警地質災害風險之後,理論上景區、公路、鐵路等重點單位都應該啟動相應預案,對地質災害易發點加強巡查,必要時增加設立警示,直至臨時管控或關閉。
問題在於,人力有窮時,而風險無盡處。壹片景區,覆蓋數拾平方公裡,壹條高速,綿延數百公裡,其間可能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地質災害風險點。而廣東這麼大壹個省,從概率來說幾乎可以肯定會有疏漏薄弱之處。
從全局層面來說,廣東在伍壹期間發生地質災害可以說是無可避免的事情,也是人力所無法完全阻止的事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