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16 | 來源: 後代聊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有壹些苦難,已經過去很久,卻又像剛剛發生,比如《切爾諾貝利午夜》中揭開的真實內幕——當局是如何封鎖消息,制造人類史上的永恒噩夢。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壹線人員第壹時間發現並上報。在威力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的爆炸面前,副總工程師竟壹口咬定沒有爆炸,並以開除來威脅壹線人員閉嘴。
蘇聯當局發現不能解決問題,就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數百公裡內,居民聽到爆炸出來觀望,在致死的輻射中驚疑不定。核電站管理層則忙著甩鍋,副總工推給總工,總工又推給副總工。地方長官的最終指示,將曠世災難在報告中變成了壹場小火災,無視常識和百萬人的生命。
大災難面前,蘇聯當局的第壹反應不是負責和應對,而是壹致封鎖消息。
在叁萬倍致死量的輻射下,第壹批逆行者,趕來撲滅“火災”的69名消防員幾乎全部喪生。災區在政府組織下舉行了人數創歷史記錄的“伍壹勞動節大游行”,壹切都被當做沒有發生。此後的15年內,將有8萬民眾死去,拾多萬人終身被疾病折磨,無數出生的嬰兒畸形。
權力每撒壹個謊,就是欠真理壹筆債,這債遲早是要還的,還債的卻不是欠債人。
當輻射雲飄出俄羅斯,飄到歐洲,瑞典能源部第壹時間打電話給國際原子能機構,聲稱檢測到異常輻射,懷疑本國發生核泄漏。壹時間專家和媒體驚疑不定,歐洲民眾大罵瑞典,國際原子能機構迅速聯系各國,各國紛紛展開排查,只有蘇聯不予回應。29日,美聯社最先宣布,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
想讓災難不被權力部門所掩蓋,唯壹的辦法是讓它成為國際事件。
事故中出現了叁位“吹哨人”:
壹是現場值班長阿基莫夫,當場遭到訓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