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17 | 來源: 健康醫療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慢性腎髒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的盛行率也隨之升高,其會增加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貧血、骨質疏松與骨折等。
當腎功能持續惡化,進展成末期腎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簡稱ESRD)時,則須長期接受透析治療以維持生命,負擔甚劇。
多數民眾認知不足 防治慢性腎髒病提升知曉率
台灣奇美醫院腎髒科主治醫生黃筠婷說明,盡管慢性腎髒病已造成世界各國公共衛生的重大影響,但壹般民眾對慢性腎髒病的認知仍極其有限,美國、台灣與中國均有研究顯示,罹病者對慢性腎髒病的知曉率(awareness)低,民眾往往處於慢性腎髒病或末期腎疾病的風險之中而不自知。
在慢性腎髒病防治上,如何在慢性腎髒病早期即診斷出來,並且及早預防其進展到末期腎髒病,增加民眾的認知率以及罹病者之知曉率,是防治慢性腎髒病的重點。
及早發現危險因子 遠離腎健康風暴
黃筠婷提到,造成慢性腎髒病的原因,最常見者為糖尿病與高血壓,此外,腎絲球腎炎也是引起慢性腎髒病的重要原因之壹。另外,其他常見危險因子包括肥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痛風、抽煙、運動不足、水分攝取不足等因素。
圖片來源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