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2 | 來源: 眾播生活 | 有8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退休後的老李摒棄了以前久坐不動的壞習慣,開始每天抽時間鍛煉身體。
每天清晨或傍晚,他都會到公園裡走幾圈。剛開始,老李覺得走壹走不僅心情特別舒暢,就連身體都感覺輕松不少。
可走了不到兩個月,他就發現自己的步態越來越不穩,偶爾還會出現腿部酸痛。
他不禁心生疑惑:“難道是我走路走的出現問題了?”
好友老王也發現老李最近愁眉不展,打聽過後才知道老李身體有些不適。
他告訴老李:“有種說法是走路與壽命長短之間有某種關聯,若是走路出現5個表現,那可能就得注意身體了!”
老李聽後,心裡不是滋味,那麼,走路時出現哪5個症狀,預示著身體可能有問題呢? 研究顯示:走路鍛煉可以降低患疾病風險
確實,看似簡單的走路,其實蘊藏著許多關於我們健康的秘密。
美國心髒病學會雜志曾發表過壹項研究,指出適當的走路鍛煉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風險。
當步行達到8763步和7126步時,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的風險分別降至最低。
更令人驚訝的是,步行的速度也影響著鍛煉效果。
中高步頻與低步頻相比,能進壹步降低全因死亡風險,這種降低不受步數的影響。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走得越多越好。過度行走,尤其是對中老年人來說,可能會對關節造成不必要的磨損。
7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就有自己的走路心得。他每天堅持走路7000至8000步,已經保持了20年。
他建議老年人每天走6000至7000步,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走幾步,但要保持較快的步頻,讓心率稍微加快,直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01、能增加肌肉力量和身體柔韌性
它能增加我們的肌肉力量和柔韌性,這對於保持身體的獨立性和活動能力至關重要。
02、可以消耗多余脂肪
通過走路,我們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從而保持壹個相對健康的體重。
03、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走路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的壹項研究表明,
6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能堅持走路鍛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可降低31%,全因死亡率也能降低32%。
04、能有效預防跌倒風險
不僅如此,走路鍛煉還有助於降低跌倒風險。
研究發現,如果老年人在走路鍛煉的同時結合其他平衡能力訓練,跌倒的風險可降低23%。
更令人振奮的是,走路還能增強我們的認知功能。
壹項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顯示,堅持每周叁次、每次40分鍾的走路鍛煉,可以使老年人的海馬體大小增加2%,從而增強記憶力。
05、還能促進社交,減緩孤獨症狀
走路鍛煉還能促進社交聯系,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感。想象壹下,在公園或步行道上,壹群老年人結伴而行,談笑風生。
這樣的場景不僅讓人感到溫馨,還能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同時,走路也是壹種極好的調節心理健康的方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