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7 | 来源: 市值观察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过去几年,外界几乎把所有的热情、兴趣乃至财力、物力都放在了白酒产业上,却少有人注意到,国产葡萄酒已经全线崩溃,甚至“全军覆没”了。
【利润暴跌95%】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14.3万千升,同比下降33.18%,距离2012年巅峰的138万千升更是减少了近90%。
另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去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总销售收入只有90.9亿元,相比2016年464.54亿元的高点下降了80%。更惨的是利润,去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2亿元,创下历史最低,相较2015年52亿元的高点已经跌没了95%。
大量企业被淘汰出局。
2023年国内葡萄酒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减少15家至104家,相比于2017年高峰时的244家减少了57%。
即便活着,也是苟延残喘。
以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为例,根据公开披露的财报,2023年,威龙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减少22.8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5亿元;ST通葡2023年净亏损约7284万元,*ST莫高净亏损4143.86万元;中信尼雅实现归母净利润36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69万元。
张裕几乎是唯一还具备盈利能力的上市企业,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89%至43.8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4.20%至5.32亿元。但在今年一季度,张裕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下降28.34%,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42.57%。
事实上,中国葡萄酒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往,2000年,张裕先于茅台一步登陆资本市场,并在此后10年一路高歌。到2011年,张裕营收达到60.28亿,相比上市时的8.74亿增长了6倍,归母净利润高达19.07亿,相比上市时的1.27亿增长了十几倍。在此前的2010年,张裕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78.01元,对应市值近633亿元,而当时茅台的股价刚刚站上百元大关,市值1700多亿,净利润也只有50.5亿。
2010年的张裕可谓豪情万丈,时任董事长孙利强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将产能扩大至40万吨,2014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净利润突破30亿元。以当时张裕的发展势头,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没有人会想到,此后行业大环境会如此出人意料的急转直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