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19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7月16日,瑞士高奢巨头历峰集团(Richemont)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
期内,历峰集团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同比增长1%至52.6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7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算下降了1%,去年同期则增长了19%。
作为一家以珠宝和腕表“出圈”的硬奢集团,最新出炉的业绩显示,历峰集团旗下布契拉提(Buccellati)、卡地亚(Cartier)和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三个品牌的珠宝业务均有增长,从而推动珠宝部门业绩猛增至36.5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9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速24%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至28%。
但腕表部门的销售情况却不乐观,其销售额大跌13%至9.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已不足集团总业绩的20%。在本次报告中,历峰集团指出其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和港澳市场下跌尤为显著。
这真的只是钟表业务或大中华区的问题吗?
瑞表全球遇冷
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最新数据,受亚洲市场下跌的影响,6月瑞士腕表的总出口额为23亿瑞士法郎,较2023年同期下降7.2%。今年6个月以来,整个腕表行业向海外出口总额为129亿瑞士法郎,比去年上半年减少了3.3%。具体看6月的业绩,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持续表现不佳,严重下跌23.1%和36.5%。
而历峰集团的腕表困境也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在2024财年全年就已遭受重创,销售额同比下滑3%至37.7亿欧元,营业利润更是大幅下降22 %。
无独有偶,瑞士另一腕表巨头斯沃琪集团也在今年上半年遭遇了收入下滑的困境。
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斯沃琪集团的净销售额录得34.5亿瑞士法郎,按当前汇率计算同比下滑14.3%。这也是该集团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收入下滑。
除此之外,斯沃琪集团2024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超70%,仅录得1.47亿瑞郎,远低于2021上半年2.7亿瑞郎的净利润。
该集团在报告中也表示销售额下降的原因是大中华区(包括港澳地区)奢侈品需求的大幅下降。
领头羊品牌销售额与净利的显著下滑,也冷却了瑞士手表的二手市场。
据摩根士丹利与WatchCharts在本月联合发布的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交易量最大的手表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已连续第九次下滑,跌幅达到2.1%,这一趋势波及所有主要品牌集团,连二手劳力士表的价格也下跌了2.2%。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报告中进一步分析,二级市场的价格短期内难以平稳,这一状况正对瑞士顶尖手表品牌的定价策略构成压力,削弱了它们的定价能力。
对于目前腕表的颓势,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再次强调了其“无用之用”的属性。
她指出,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当下,无用之用类消费品的市场将会走低。拼头部品牌地位,拼产品创新能力,拼客户服务能力,是未来腕表品牌竞争的关键。
大中华区业绩滑铁卢
从地区上细剖历峰集团财报,欧洲市场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4%至11.7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美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1%至12.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6亿元),中东及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9%至4.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亚太地区销售额下降19%至18.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
其中日本地区销售额猛涨42%,但大中华区销售额大跌27%。不过,这也不是历峰集团大中华区首次大幅度下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