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08-18 | News by: 表外表里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加州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卖铲子”是门好生意,但如果总卖给少数几个挖矿人,时刻处于“关键客户风险”暴露中,则未必。
正如英伟达明明已经是AI芯片霸主,黄仁勋却“每天早上醒来都担心公司会倒闭”。
可以看到,英伟达的客户一直非常集中,CR5常年占比过半。
2002年巅峰时期,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到65%,前两大客户占比更是达到惊人的40%,当时的大金主微软撤单后,英伟达业绩大跳水,股价雪崩90%。
类似的“大客户危机”,在2008年苹果、戴尔、惠普三大PC巨头集体停单,以及后来谷歌、特斯拉等标杆客户自研芯片的时候,也再次上演。
时至今日(2024财年),英伟达前两大客户收入占比仍高达32%,前五大估计也接近50%,以致于华尔街分析师的保留项目之一,就是每次英伟达发完财报后,测算其大客户集中度。
然而,超级金主们虽然掌握着英伟达的命门,但它们如今已不敢再轻易掀桌子了。
那些以撤单逼迫英伟达降价的巨头,摇身一变成为英伟达的追随者,黄老板每发一款新GPU,它们不惜成本地排队加价抢购。
那么,从任人拿捏到反客为主,英伟达到底是如何反杀的?
本文复盘了其与大客户们的3轮斗争,发现英伟达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技术和产业进化史。从暂时领先到绝对领先、从可以替代到无可替代,它一步步夺回话语权,直至成为新时代的“硅谷恶龙”。
01
充当PC游戏“万金油”,站在客户的肩膀上
2002年对黄仁勋来说,一定是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英伟达股价狂泻90%,他的个人财富也缩水10倍,直接从“亿万富翁”跌回到了“千万富翁”行列。
他的痛苦,来源于大金主微软:两家合作的Xbox游戏机项目到了要打价格战的时刻,微软要求英伟达降低GPU价格,但彼时英伟达也是踩着成本线造芯,自然拒绝砍价,微软一怒之下撕毁了双方的合作。
要知道,微软这一个合同占到了英伟达年销售额近七成,合作破裂后,英伟达收入迅速收窄,市值也一落千丈。-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