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3 | 来源: 谷雨数据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
8月初,民政部官网发布《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
同比去年同期的392.8万对结婚,少了近百万人,创下近十年新低。
这一结果也意味着,2023年曾短暂上扬的结婚人数,实质是昙花一现。婚姻降温依然是主要趋势。
结婚人数下滑,是人群基数变少的缘故,还是跟年轻人生存环境、婚恋观念有关?来看看这些新数据。
01
结婚者减少,不是因为人少了
结婚人数在千万大关的时代,还要回到2019年。
彼时,有498万对新人成婚(含再婚),离婚203.8万对。
2021年,离婚冷静期政策施行,叠加疫情影响,离婚者迅速减少。
但与此同时,结婚人数也一蹶不振。
尽管2021年与2023年,分别出现过两次需求挤压、人数上扬,但2024年数据相比2019年,已是天壤之别。
乐观者认为,结婚人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政策下的适婚人群规模缩小。人们没有不愿结婚,只不过“池子”小了。
但我们发现,人口基数的影响或许不大。
来做个简单的计算。统计结果认为,25岁-34岁是结婚高峰期。我们再提前三年,囊括22岁到34岁人群。
如果人们在2022年结婚,那么大多数生于1988年至2000年,这一时期的出生规模为2.7亿余人。
如果人们在2012年结婚,大概率生于1978年至1990年之间,出生规模为2.8亿余人,仅减少了3.1%的规模。考虑到世代变迁,医疗条件及预期寿命也会变化,这一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2022年初婚(首次结婚)人数为1051.8万人,相比于2012年的2361.2万初婚数据,降幅过半。可见,人口规模很难解释这一变化。
02
北上广与东北,不少女性放弃婚育
“楼下就是婚姻登记处,前几年‘520’的时候,早早就有很多人排队,今年不用排队了,早上八点了才两对新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