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5 | 來源: 醫學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有醫護曾反映過降薪問題,院方的答復是,或許收支平衡後才會繼續發放基礎績效。
昨日(9月24日),多名蚌埠醫科大學第贰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蚌醫贰附院)職工向“醫學界”反映,該院拖欠員工薪酬,部分醫護收入腰斬。
在該院工作拾多年的臨床醫生王濤(化名)告訴“醫學界”,2022年,院內就有過降薪傳聞,之後並未實施。但他最近接到通知,從本月(2024年9月)起,醫院將停發基礎績效,只發工資和獎金。他算了算,自己每月只能拿到3000元左右,僅是從前的壹半。
住院醫師李晨(化名)和低年資醫生孫淼(化名)同樣表示,這壹薪資調整適用於全院醫護,不以職級而改變,有些科室似乎早已實施。李晨已有壹個月的基礎績效暫未發放。孫淼目前每月實際到手金額不足3000元,他和醫院同事們聊天,發現有科室績效已拖欠大半年。
綜合幾位受訪者表述,該院醫護的月收入大致分為3部分,包括基本工資,與工齡、職稱相關的基礎績效,以及與工作量、考核相關的獎金。目前,醫院暫時未發的是基礎績效部分。
2019年12月9日,蚌埠醫科大學第贰附屬醫院新院正式啟動試運行模式。圖源/安徽省醫院協會
壹張在網絡中廣為流傳的PPT頁面顯示,院方稱“沒有辦法再這樣發放績效,只能按要求減少不合理的績效支出。”措施之壹,就包括上述職工提到的“停發所有人員基礎性績效”。
“醫學界”昨日撥通蚌醫贰附院辦公室電話求證欠薪壹事,對方建議向醫院宣傳處了解情況,但截至文章發布,醫院宣傳處電話無人接聽。安徽省衛健委辦公室壹名負責信訪的工作人員告訴“醫學界”,今年確有蚌醫贰附院的個別職工來反映過欠薪問題,“我們部門應該有去了解,但是它這個問題具體是怎麼辦理的,我不太清楚。”
據了解,這壹薪酬調整方案也波及到了離退休職工。上述資料顯示,醫院將按照蚌埠市標准發放退休人員工資、不再補差,取消在職和退休人員的住房提租補貼。3名醫院受訪職工均提到,9月20日,曾有拾多名退休職工為此到院咨詢。
實際上,醫院對這部分經費進行收縮早有預兆。蚌醫贰附院今年2月發布的“2024年預算公開”顯示,本年度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款)、事業單位離退休(項)預算較2023年減少82.5萬元,下降原因主要是離退休人員經費減少。
對於壹系列薪酬調整,上述PPT在文末寫道:按照我們的財務狀況,應該停發所有績效,但經過爭取,為大家保留了浮動性績效,浮動性績效上不封頂,多勞多得。
王濤並不看好這壹調整。按照多數醫院的做法,獎金多少取決於醫生工作量和患者量等,但他以蚌醫贰附院某內科科室舉例,稱該科室壹天能收16-17名患者住院,住院醫師每個月實際拿到的獎金在2000元左右。
“還有些醫生每月主診叁肆拾名病人,到手獎金就幾百塊錢,所有收入加起來3000元。”王濤認為,依據現有狀況,浮動性績效可能不會改善醫生的降薪問題。據蚌埠市統計局2023年數據,當地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約為7773元。
多名受訪者表示,有醫護曾反映過欠薪、減薪問題,院方的答復是,或許收支平衡後,才會繼續發放基礎績效。李晨補充道,“沒有說會補發拖欠的部分。”
至於醫院調整薪酬方案的原因,孫淼回憶,院方的解釋是“處於困難時期,收支不平衡”。李晨則說,“有的科室賺錢,有的科室虧錢,整體算下來應該是虧損的。”
公開資料顯示,蚌醫贰附院是壹所有著百年歷史的綜合性叁甲醫院,目前設有臨床科室37個,醫技科室13個,職工2000余人。醫院宣傳處文章寫道:“曾在缺乏先進設備保障的困境中,率先在蚌埠市開展顱內血腫清除、垂體摘除術、肺葉切除術、食管癌根治術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