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8 | 来源: 中产先生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虽迟但到。
直播带货野蛮生长了这么多年,最近可能迎来一个扑街时刻。
三只羊被整顿之后,今天一个叫什么东北雨姐的也上了热搜,乱七八糟的,好端端的一个微博,一个多月都被短视频主播霸屏热搜,可见短视频真的在破圈,逐渐成为大家主流的信息渠道了。
今天看到业内人士风中的厂长介绍:
直播带货高端不挣钱,除非是卖假货,但是低端产品是真的挣钱:
只要没良心就够了。
10块钱的月饼蹭品牌身价就翻几倍,调制肉的科技狠活也敢说是澳洲原切。
一口一个家人,一口一个老铁,宰起来可从来不心软。
8月份开始的直播带货整顿,估计不只三只羊一家倒下,在我看来,有问题的主播太多了,这不只是主播个人的问题:
更是这个行业生态和商业模式的问题。
为什么直播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主要有几个原因:
1、直播带货是一个下沉市场的生意
下沉市场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逻辑,就是便宜,就是性价比,就是平替。
以前大家觉得,直播模式的短平快,走量大就可以压价,主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帮消费者砍价。
当然一些是这样的,但你要知道,品牌商品的成本是不可能降低的,它们的生产和品牌成本从根本上决定了给他们带货:
只有消费者得利,商家和主播的利润都很少,可能只能赚吆喝。
如果主播只做品牌商品,他们得饿死。
2、直播带货最大的赢利点其实在于白牌
像是某多多起来就是靠某宝和某东都不要的白牌市场,所谓的白牌就是OEM,一些小厂,有单子时节点贴片代工,没生意时自己生产点白牌。
如果是帮品牌代工,质量把关会比较严,自己平时生产白牌就比较随性了,但是主打一个便宜。
可是直播带货把传统企业的渠道和品牌都给干掉了:
主播背书就是品牌,短视频直播就是渠道。
算个帐:
一个10块钱的白牌产品,主播包装一下,就能卖一百。
一个卖200的品牌产品,主播带货一次,利润最多只有20。
这里面的利润才是带货直播的核心商业模式。
包括主播自己创立的IP品牌,本质上也是一样的,当然因为和主播强行绑定,质量把关好一点。
别的还好,衣服啊,电器啊,总归能用个一段时间,但是没有良心的主播,把食品也这么搞了:
食品领域各种科技狠活在主播那里宣传成了有机生态的品质。
比如三只羊的牛肉卷,用调制鸭肉冒充牛肉,都是廉价火锅店玩剩下的,主播一包装就变成了澳洲原切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