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去非洲搞錢”成為年輕人最新的理想,無論打工或者創業,都是他們對當下生活重新思考的結果。“勇闖非洲”的決定之下,代價和回報分別是什麼?
非洲是壹片神奇的土地,幾乎每個國家都流傳著許多人生逆襲的傳說:除了有人在非洲挖到金礦壹夜暴富;還有人負債來到非洲,靠著賣膩子粉積累了千萬身家,也有人帶著兩箱太陽眼鏡來非洲,換成了壹台價值50萬元的豐田霸道車。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前不久落下帷幕,但非洲熱還在持續。社交媒體上,許多“非漂”的年輕人熱衷分享自己在非洲的“搞錢”生活:在剛果挖鑽石、在西非加納淘金、在阿爾及利亞搞物流、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挖礦、在尼日利亞蓋房子、在埃塞俄比亞賣手機、在埃及做導游等。
非洲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圖/pexels)
在外聘網、駐外之家和各大國企網站上都有招聘海外崗位,外派非洲職位包括電工、廚師、翻譯、銷售,壹般要求有專科以上學歷,月薪范圍大多在壹萬伍到叁萬元人民幣(专题),並且食宿都有公司安排,工作兩叁年就能存下壹筆不小的錢。“掙得多”是他們向往非洲的主要原因。
就像英國非洲研究所所長愛德華·佩斯說的那樣,世界需要開始重新看待非洲及非洲國家,“這將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我們現在是否意識到。”
土木畢業生,
在非洲有保姆和司機
1998年出生的Victor是重慶人,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去了非洲打工,先後在非洲的加蓬、剛果(金)、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做過肆份完全不同的工作。
如今年僅26歲的他,已經是個經驗豐富的“非漂”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