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6 | 來源: 法廣 | 有6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拜登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共建政75周年,壹些國家領袖向中國領導人致賀電本是壹個通行慣例,雖然美中關系緊張,美國總統亦如此,年年也不例外,然而今年疑問很大,美國總統到底有沒有發來賀電?
迫使中國外交部就此專門出面解釋,新華社5日晚間發出通稿,頗有點小題大做的感覺。
人民日報6日刊載了相關消息,消息采取“有記者問”,外交部答的形式,以“近日”壹詞來模糊致電日期,表示“美國總統拜登致電國家主席習近平,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發言人還稱:“拜登總統在賀電中表示,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成立75周年之際,我謹代表美國人民向您和中國人民表達祝賀,致以最美好的祝願。”
為什麼要壹直等到10月1日過去伍天後中方還要出面解釋?原因大約在於最近外界對美國延遲向中方發賀電引起了很大的疑問,這本是件很容易的事,外交辭令,不傷大雅,不痛不癢,本來也不會引起多少關注。
但美國這次的做法似乎不尋常,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美國國務院以往會像他國壹樣,在中國“拾壹”國慶前壹天公開表達祝賀。『南華早報』還報道,拜登政府2021年入主白宮後,身為國務卿的布林肯連續叁年在國慶前向中國道賀,2021年和2022年均在9月30日發表祝賀聲明,去年則提前至9月29日道賀。
據報道,今年直到本月1日,美方都沒有向中方發賀電,但卻向同在本月1日慶祝獨立的尼日利亞和塞浦路斯,以及本月2日慶祝獨立的幾內亞發出賀電。看來,美國國務院有意為之。
壹直等到美東時間10月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才在美國國務院官網發表聲明,祝賀中國75周年國慶。布林肯在這壹罕見的“遲到的賀電”中指出,在美國與國際社會合作解決當前世界面臨的嚴重困難之際,美國致力於負責任地管理與中國的雙邊關系,並將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美國祝福中國人民在未來壹年和平、繁榮、幸福。
負責任地管理美中關系,這是美國國務院近年來涉及對華政策時不可或缺的壹句話,它暗示著美中關系極其脆弱,信任度很低,負責任地管理,也就是避免最壞的結果,避免發生沖突。
無論美國國務院,還是美國總統拜登,今年都延遲了向中國領導人致國慶賀電,中方最終收到了賀電,算是避免了壹場外交尷尬甚至外交危機,但賀電姍姍來遲,給人壹種勉為其難、不得不做的感覺。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美國與中國的關系越來越困難,即使是例行的通話、慣例式的致電都很微妙和不太順利。
旅美政治評論人士陳破空對本台表示,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從內心潛意識上不承認中共這個政權,這個政權可能不具有合法性。所以就沒有表達祝賀。所以實際上,這是壹個冷戰的升級,表明雙方關系冰冷這麼壹個階段”。
而另壹方面,看起來與美國對峙、口風強硬的北京當局對此遠非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壹旦等來了“賀電”,中國外交部趕緊出來滅火,慎重其事地出面宣布,把壹件平常的慣例做成壹個特例。
也許北京不希望在美國總統大選即將來臨之際有更多的波折,北京對美國未來的總統有何期待?彭博社6月份援引美國情報機構分析,中國對拜登和川普都沒有明顯的偏好。這壹結論表明,北京的官員和華盛頓的官員壹樣都認為,盡管最近兩國高層會晤增多,以努力管控分歧,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系仍將繼續沿著長期下降的軌跡發展。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還剩壹個月時間,取代拜登的民主黨候選人哈裡斯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發起了最後沖刺,兩黨在許多問題上相去甚遠,但在對待中國的立場上驚人地壹致。也就是說,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人入主白宮,兩人的對華政策都很強硬,甚至有分析認為,哈裡斯會在支持南中國海盟友、向台灣出售武器以及提高對華關稅方面,比川普更強硬。
即使這樣,美國還在試圖維持與中國的某種平衡。9月27日,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在紐約聯合國大會場外會晤。布林肯會後表示,拜登、習近平兩人很可能在“未來數周與數月”內通話聯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