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8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新疆壹家紡織廠的工人。新疆生產的棉花約占全球產量的伍分之壹。
中國對壹家美國服裝零售商的調查使外國公司對其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以及在華業務前景感到更加擔憂。
中國商務部上周表示,正在對擁有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品牌的美國零售商PVH集團是否對來自新疆的產品采取了“歧視性措施”展開調查。新疆位於中國西部,那裡生產的棉花占全球產量的伍分之壹。
調查的焦點是PVH不再從新疆購買棉花或服裝的做法是否違反了中國法律,研究人員已給出了該地區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尤其是維吾爾族當中存在強迫勞動、大規模拘禁和被關進再教育營的證據。
該調查清楚地表明,中國政府不會容忍那些避開新疆的公司。這使壹些跨國公司陷入法律困境,因為包括美國和歐盟國家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外國政府限制或禁止從新疆進口產品。
這項調查是中國政府第壹次運用其肆年前制定的“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則,該清單針對的是遵守他國禁止新疆產品法令的公司。
“因為是首次的這類調查,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已被迫重新評估這項調查對它們意味著什麼,”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譚森(Sean Stein)說。“許多人正在看到更高的風險,”他補充道。
對企業來說,中國對PVH的調查增加了它們在新疆開展業務可能帶來的公關問題——無論是在中國國內還是國外。
2021年,H&M、耐克和其他外國品牌宣布將切斷與新疆的關系後遭到了來自中國消費者的激烈抵制。今年春天,幾家全球汽車制造商成了美國國會調查的焦點,因為它們從壹家被美國政府標記為與新疆的強迫勞動項目有關的供應商那裡采購了零部件。
許多跨國公司嚴重依賴中國供應商。從汽車到太陽能組件,中國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制造國。中國的棉花90%以上產自新疆。
“歐洲的企業發現它們正越來越多地處於壹種兩難境地,”中國歐盟商會在壹份聲明中寫道。“如果它們停止在新疆等地區的運營或采購,它們可能面臨來自中國政府和消費者的強烈反對,”聲明繼續寫道。“如果它們不停止那樣做的話,就有可能給它們在國內和其他國際市場帶來負面後果。”
H&M是在宣布停止采購新疆產品後遭到中國消費者強烈抵制的外國品牌之壹。
由於地緣政治問題,西方公司已對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更加謹慎。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壹貝萊德的首席執行官拉裡·芬克在上周贰的壹次會議上說,在全球開展業務的公司需要重新評估在華投資,因為中國是正在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俄羅斯在經濟上的最大支持者。
據全球企業的顧問稱,對PVH展開調查可能會提供又壹個讓公司從中國撤出的理由。-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