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9 | 來源: 阡陌文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林醫生,您不是受邀參加開國大典嗎?怎麼還在醫院呢?”
她卻淡定回答:“哦,今天我值班。”
“多可惜呀!您應該去見證這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她卻笑笑說:“改朝換代的事我見多了,我是醫生,熱鬧的事與我無緣。”
1949年10月1日,北京城萬人空巷,人們紛紛湧上街頭慶祝。
早就收到開國慶典大紅燙金請柬的她,卻壹如往常來到醫院查病房、看門診、值班。
這位敬業愛崗的醫者叫林巧稚。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廈門鼓浪嶼,父親是壹位中學老師,母親的早逝讓她立下了學醫的決心。
1921年她參加協和醫學院考試,突然考場中壹位女生中暑暈倒。
其他考生看了看暈倒的女生,又埋頭做起試卷,畢竟考試時間不等人。
林巧稚卻毫不猶豫連忙放下筆前去施救,因此錯過了她最有把握的英語考試。
可她壹點也不後悔,“我考醫學院不就是為了治病救人嗎?如果連身邊的病人都視而不見,又怎能做好壹名醫生呢?”
本以為肯定落榜,她也做好了明年再考的心理准備,沒想到壹個月後,她卻意外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在老師們的眼裡,她交上了壹份更出色的答卷,因此被破格錄取。
然而考驗才真正開始。
協和醫學院考試極嚴。75分才算極格,壹門主課不及格,留級;兩門主課不及格,淘汰。
剛開始林巧稚也很吃力,但她憑著努力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不僅以最好畢業成績拿到博士學位,還拿到了每年只授壹人且是協和史上首位女性獲得的“文海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