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5 | 来源: 大皖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贵州、河北,两个相距千里的地方,是杨妞花的两个故乡。
杨妞花5岁之前的童年在贵州,5岁之后的人生是河北,31岁之后,是贵州、河北的“双城人生”。
这是一个因为“被拐”,而被改变的人生。
10月25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宣判,杨妞花被人贩子伤害的一生,该到人贩子“血偿”的时候了。
杨妞花在贵阳接受大皖新闻专访 邹成/摄
她是会唱歌的苗族姑娘,但她忘了
10月9日,杨妞花又踏到了贵州的地界,这一回,她是来参加10月11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开庭。
余华英,一个杨妞花从5岁,记到30多岁的名字,一个改变杨妞花一生的“人贩子”名字。而也正是杨妞花,改变了余华英的人生结局,是她,亲手将余华英送上被告席。
10月11日,贵阳中院对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案进行重审一审审理,余华英被控拐卖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杨妞花就是其中一个。
1990年,杨妞花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是家中次女。“妹妹从小就聪明,胆子大,也倔强,爸妈也是把她当男孩养的。”姐姐杨桑英比杨妞花大3岁,家中长女。
杨妞花一家四口老照片
杨妞花5岁之前在织金老家的记忆,已经不太多了。甚至,她都忘了,原来她是一个会唱苗族民歌的苗族小姑娘。
这一次回到织金,杨妞花又穿上了苗族传统服饰,外婆让杨妞花唱苗歌。“我不会啊,走丢了这么多年,我哪会唱呢,但是外婆就认为我会,说我小时候唱得可好了。”
“我只记得,我每次来外婆家,就在小院子里喊,阿不代,阿不代(外婆)。”
今年84岁的外婆,是杨妞花在世的唯一直系长辈,这个只会说苗语的老人,等到了杨妞花回来。杨妞花母亲初学画蜡染的布样,外婆还压在床头保留着,这一次,也全送给了杨妞花。
“我被带走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等我回来时,只剩下外婆了。”杨妞花说,有时候,她很后悔,如果能更早一点回家的话,也许还能再见家人。“爷爷在临去世时,还在念叨‘不知道我们家妞花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回来了’。”
她一直记得自己叫“杨妞花”
杨妞花的人生改变,在1995年。那时,父母带着杨妞花和姐姐杨桑英,到贵阳去打工,爸爸在纸箱厂上班,妈妈摆摊卖水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