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03 | 來源: 日新說Copernicium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大選 | 字體: 小 中 大
隨著 2024 年大選的臨近,年輕選民,尤其是有色人種年輕選民的影響力在總統競選中變得越來越關鍵。據統計,35 歲以下的年輕選民約占美國選民的29%,其中包括約 830 萬名新獲得資格的選民,這將是他們第壹次可以參加總統選舉。
日新說編輯部采訪了壹位長期在美國學習、生活的中國留學生,她分享了自己對美國年輕人政治參與的觀察與思考,也還原了在她所親歷的美國教育是如何描述中國的、當代美國年輕人又是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的。
受訪者介紹:Amber目前就讀於壹所位於美國西部的文理學院,主修哲學、政治與經濟學以及數學。除了學術研究,Amber也參與美國社會觀察類寫作,並多次為國內媒體供稿。
回憶起2020年大選時的情景——當時她因疫情在上網課,而大選結果直接關系到她能否繼續留在美國以及簽證問題的順利辦理,這段經歷讓她對大選的意義有了切身的體會。如今,她更加關注後疫情時代美國政治的走向,特別是排華浪潮等社會問題的發展。她認為,這次大選不僅關乎未來的政策方向,也深刻影響著她和身邊許多人的生活。
由於Amber的朋友幾乎都是美國人,大家對政治參與非常重視,許多朋友也表示將在這次大選中投下人生第壹票。雖然她本人無法參與投票,但她的生活也因此深受大選結果的影響。她認為,年輕人的參政不僅是壹種自我表達,更是對國家未來的主動塑造。在這個互聯網與多元文化交織的時代,年輕人的參與方式和影響力正不斷改變傳統的政治格局,而她也將在這個過程中,持續以自己的方式發聲和參與。
阿K:作為在美留學生,身邊美國的年輕人朋友們參政議政熱情有多高?在大選年,大家會討論兩黨和候選人嗎,他們願意向身邊人公開自己的支持立場嗎,他們會投票嗎?
Amber:我小時候在波士頓居住過壹段時間,之後就讀於賓州的高中,目前在克萊蒙特讀大學,也就是說先後在馬薩諸塞州、賓夕法尼亞州、加利福尼亞州生活過——這些經歷相對來說豐富了我對美國左傾的政治氛圍的接觸。
我所在的高中和大學都很重視政治參與。身邊的朋友,從高中到大學,八成以上的人會積極參與選舉。
高中時,不僅是總統大選,包括州長選舉在內,我們歷史老師每次選舉前都會組織政治活動。把全校學生聚在壹起,讓部分學生自己了解候選人的政策和立場,在集會上模擬辯論,幫助大家強制性了解選舉情況。
到了大學,因為學院整體比較左傾,加上多樣的學生群體構成,政治關注度也很高。學校到處都是vote registration(投票登記),而電腦上幾乎都有i voted(我已投票)的貼紙,但是據個人經驗來說,這個學校自由派占大多數。
當然,由於生活在“藍州”,這些經歷未必能代表美國人普遍的政治參與狀況。不過壹個比較有趣的個人觀察是,在美華人,尤其是有身份的華人,相比美國人來說,立場會更偏右壹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