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11 | 來源: 正解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前幾天,桃李面包發布公告:
“桃李新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將不再添加脫氫乙酸鈉。”
好像是行業的共同意願。
同壹天,叁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達利園、盼盼等品牌均有發聲,稱產品配料正在更替中。
其實,早在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新版國標GB 2760-2024,重新規定了脫氫乙酸鈉的使用要求。
8個月後,終於慢慢落地。
而作為消費者,我們還有更多期待。
中國人對食品添加劑,打心底有顧慮,甚至是恐懼。
在上世紀八拾年代,全中國所有添加劑加起來只有幾拾種。
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有2400多種食品添加劑。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食品添加劑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2019-2023年,中國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品種總產量,從1269萬噸增長到1611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15%。
而食品添加劑的市場規模,在2021年就已經達到1399億元。
這是壹個相當大的數字。根據德勤中國發布的《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白皮書》數據,預計到2026年,中國寵物食品的市場規模,也只有1140億元。
相比之下,食品添加劑產業歷史悠久,早已經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壹部分。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