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11 | 來源: Letsight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李政道是壹代的物理天才,他的壹生具有史詩般的傳奇色彩。
人們熟知,李政道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之壹,壹生致力於物理研究。
但較少人知道,他還是中科院少年班的提議人。
他曾傾盡全力為育人才,為無數天才少年鋪路,引領科教事業的發展。
最早獲得諾獎,哥大最年輕的教授
壹個冷知識,李政道從小學到本科都沒有拿到正式的文憑,只有壹個博士學位。
1926年李政道出生於上海,從小就酷愛數學物理,據說4歲就開始學習心算加減法。
中學的時候由於成績優異,被聘為低年級物理和數學代課教師。
16歲自學考上浙江大學,後來受戰爭影響,不得不轉學到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彼時的西南聯合大學雖然在亂世中生存,但名師薈萃,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葉企孫都是李政道的老師。
大叁的時候,李政道獲得留學芝加哥大學的機會,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利克·費米。
費米在曼哈頓計劃期間領導制造出了世界首個核子反應堆,李政道是他唯壹的理論物理學博士。
肆年後,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畢業論文《白矮星中的氫含量》得到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的認可。
那年他只有24歲,李政道“神童博士”的美稱從此為人熟知。
博士畢業後,李政道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物理研究。
1953年,27歲的李政道在哥倫比亞大學任助理教授,短短叁年間又從副教授晉升為教授,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建校200年來最年輕的教授。-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