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20 | 來源: 自由財經 | 有2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揚言要對中國所有進口產品征收60%關稅,但美國策略顧問公司貝恩資本(Bain)的最新調查發現,早在川普勝選之前,大型跨國企業已加速將生產和業務撤離中國。
《美國之音》報道,貝恩是在今年7月針對166位跨國企業執行長和營運長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在美國《財星》雜志上發布。調查發現,有69%正在將生產和業務從中國轉移出去,比2022年的55%還要高出14個百分點。
調查發現,這些跨國企業在撤離中國後,主要前往5大地區,包括印度、美國和加拿大、東南亞、西歐和拉丁美洲;其中,前往印度的占39%,去美加的占16%,去東南亞的占11%,去西歐的占10%,去拉丁美洲地區的占8%。
調查指出,還有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正在將生產和業務“回流”至本國或“近岸”至鄰國。調查發現,會讓供應鏈轉移至距離市場更近地點的跨國企業高管,比例高達81%,較2022年的63%大幅上升。
貝恩將跨國企業撤離中國的趨勢,歸因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和成本上升,但調查報告也指出,對於占調查對象39%的美國公司來說,2022年美國國會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是推動業務回流的另壹個因素。
《財星》雜志指出,上述法案是美國總統拜登的指標性國內政策成就之壹,它在綠能技術等關鍵領域提供激勵和稅收抵免。拜登簽署的另壹項法案“芯片與科學法”,則鼓勵在美國國內發展半導體產業。
調查報告還說,美國對中國所有進口產品大幅調高關稅稅率的可能性,將對中國造成新的嚴重打擊。
中國經濟隨著房市的崩盤和債務危機陷入了通縮的陷阱,在最近的2年裡,中國的通膨數據基本上壹直處於持續收縮的狀態,不僅造成了大量工廠的倒閉和企業投資持續縮減,同時也造成失業人數的急劇攀升和消費支出的嚴重萎縮,最明顯的就是中國產能過剩並向海外大幅傾銷產品問題日趨嚴重,引發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抵制。
在跨國企業加速撤離之際,高淨值人群也在加速離開中國。今年6月發布的壹份調查報告說,2023年中國出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高淨值人士外流,預計今年將有創紀錄的15200人外流,這對中國構成了進壹步的打擊。
發布這份報告的英國恒理環球顧問公司(Henley & Partners) 將高淨值人士加速離開中國,歸咎於中國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報告說,今年外移的高淨值人士將會達到創紀錄的15200人,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選擇前往中國主要的競爭對手美國;2023年中國高淨值人士外流數量為13800人,他們大部分都去了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
恒理環球表示,很難弄清楚這些高淨值人群會帶出去多少財富,但與恒理環球共同撰寫上述報告的新世界財富公司(New World Wealth)的研究主管阿莫爾斯(Andrew Amoils)表示: “根據我們的經驗,外流的富裕人士中通常是擁有3000萬至10億美元財富的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