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6 | 来源: 极目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当地时间12月25日11时30分左右,阿塞拜疆航空公司一架“Embraer 190”型飞机在哈萨克斯坦西部里海沿岸的阿克套机场降落时坠毁。互联网上流传的地面人员拍下的坠机前画面显示,飞机机身倾斜,以与地面呈约30度角的幅度冲向地面后爆炸,升起滚滚浓烟。机上共有62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据最新消息,目前现场的救援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根据哈萨克斯坦紧急情况部发布的数据,共有29名生还者,38人遇难。目前,飞机失事原因尚无定论。
事故现场(图源:北京日报)
最后时刻,机组全力抢救飞机
对于此次空难,民航评论员张仲麟分析认为,从飞机飞行轨迹和流传的视频来看,飞机的操纵明显出现困难,虽然飞行员努力尝试掌控飞机,但显然发生了严重问题。从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数据来看,这种状况至少持续了20分钟。可以说,在坠机前的最后时刻,飞行员尽了最大努力抢救飞机。
“飞机在坠毁前速度较低、角度较小,姿态接近于迫降。可以推测,飞行员在最后时刻拉起飞机,改善了坠机时的姿态,使飞机后半部分基本保存完整。此时如果后部乘客系好安全带,则生还概率较高。”张仲麟说。
机身尾部较完好(图源:新华社)
“报道称这架客机原计划执行阿塞拜疆巴库至俄罗斯格罗兹尼的J28243航班,因为大雾备降到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机场。”资深机长陈建国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也一直在和张仲麟交流这件事,这次备降持续了约一个小时,其间飞机操纵系统出现恶化。根据飞机的飞行轨迹,飞行员可能是在用发动机的动力差和配平系统等手段来操控飞机,比如说加大油门飞机就会抬头,减小油门飞机就会俯冲,因为飞机设计系统的原因,这并不是驾驶飞机的有效手段,系统在反应上也会迟钝,因此想要这样间接地操纵飞机,难度会呈几何倍的增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