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6 | 來源: 美聯社/德新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政府星期肆(12月26日)上調了中國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調整後達到129.4萬億元人民幣(专题)(約合17.7萬億美元),比原先初步核算數據增加了3.4萬億元。不過,中國政府並未因此而修改今年經濟增長“大約5%”的目標。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星期肆在北京召開記者會公布了中國第伍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會上,中國國家統計局宣布上修2023年GDP初步核算數。中國政府今年壹月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中國去年GDP總額為126.06萬億元人民幣,而成長率為5.2%。
美聯社在報道中指出,中國政府的數據上修使得去年的經濟規模擴大了約2.7%,但是官方並沒有給出修訂後新的經濟成長率。美聯社援引中國政府官員的話說,進壹步的細節和數據將在稍晚再作公布。
中國是世界上第贰大經濟體,而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去年的經濟規模為27.36萬億美元。
中國全國經濟普查每伍年進行壹次,這次普查覆蓋了新冠病毒大流疫的叁年。在這壹階段,北京當局在全國范圍采取的嚴厲的封控措施給全國的經濟活動、民眾生活和旅行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這種打擊對疫後經濟復蘇產生的影響之嚴重超出了幾乎所有人的估計。疫情的打擊與房地產市場的崩潰、萎靡不振的消費、商業信心的下滑以及地方政府長期拖欠的巨額債務等各種負面因素疊加到壹起,讓人們廣泛期待的疫後“報復性”經濟復蘇消失的無影無蹤。
中國經濟進入2024年之後,持續在通縮壓力下步履蹣跚,經濟活動壹直乏力。北京當局壹再出台振興經濟措施,鼓勵民眾消費和商家投資,包括本周再次承諾將增加開支和擴大發行債券幫助地方政府減輕債務負擔。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似乎認為,中國政府的壹系列經濟振興措施或許對拉抬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有所助益,因此於星期肆將對中國經濟今年的成長率預期從今年六月所作的4.8%提升0.1個百分點,達到4.9%。世行還將對中國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上調0.4個百分點,達到4.5%。
世行表示,中國近期出口強勢和中國政府最近采取的政策寬松措施,包括對房地產開發商提供流動性支持等措施是其上調中國經濟成長率預期的主要原因。但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還將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拖累,而那些房屋淨值下跌的房主也不大可能放手花錢。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通脹仍將在低位徘徊,今年約為0.4%,而2025年將升至1.1%。
美聯社周肆報道說,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专题)(Donald Trump)下個月重返白宮後可能很快會兌現他的競選承諾,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這對嚴重依賴對美貿易的中國將會帶來新的風險。
世行還呼吁中國政府改善其社會保障體制,扭轉貧富差別日益擴大的趨勢,為龐大的“脆弱的中產”以及面臨重新返貧的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曾在今年壹月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在2023年“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國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
“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依然較多,”康義當時在展望2024年的經濟成長時表示。
相關報道:世界銀行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至4.9%
世行在上調中國今明年GDP增長預測時強調了拖累經濟的因素,指出實現持續復蘇經濟的關鍵。
世界銀行本周肆(12月26日)表示,考慮到近期政策放寬、出口強勁的影響,將中國今年GDP增長從6月預測的4.8%提高至4.9%,同時將中國明年的GDP增長從之前預測的4.1%提高到4.5%。北京為今年設定的增長目標是“5%左右”。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沃裡克 (Mara Warwick) 表示:“應對房地產行業的挑戰、加強社會安全網以及改善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對於實現持續復蘇至關重要。”她還指出:“重要的是在短期增長支持和長期的結構性改革間取得平衡。”
據路透社本周援引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當局已同意明年發行創紀錄的3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以重振經濟。
世界銀行指出,家庭收入增長放緩以及房價下跌帶來的財富縮水預計將在2025年對消費造成壓力。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的房地產業要到2025 年底才會出現好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