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6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壓力不斷加大,台灣試圖明確特朗普政府的對台政策 https://t.co/hidZGgcD4C—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December 27, 2024
當全世界都在為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做准備時,台灣發現自己夾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它正在努力應對美台關系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來自中國日益加大的軍事壓力。
特朗普已經挑選了幾位以對中國持強硬立場而著稱的政界人士作為其內閣的潛在候選人,包括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和邁克·沃爾茨(Mike Waltz),但分析人士表示,這位當選總統在競選期間和最近接受采訪時對台灣的評論並沒有明確說明他將如何處理這壹華盛頓最微妙的關系之壹。
“我們不知道(特朗普)是否真心想讓美國回到更加孤立的立場,”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駐台北高級研究員寇謐將(J Michael Cole)說。
在7月接受《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采訪時,特朗普表示台灣應該為美國支付國防費用,並將美國在台灣的軍費開支比作壹份保險單。
“我非常了解台灣人。非常尊重他們。他們確實奪走了我們100%的芯片業務。我認為台灣應該為我們的國防支付費用,”他說。
10月,特朗普承諾,如果北京“進入台灣”,他將對中國征收額外關稅。
“我想說:如果你進入台灣,我很抱歉這樣做,但我將向你征收150%至200%的稅,”這位當選總統在接受《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采訪時表示。
12月8日,特朗普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新聞(NBC News)的首次選舉後采訪時,並沒有公開表示如果中國入侵,美國是否會在軍事上保衛台灣。
“我更希望他們不要這麼做,”特朗普說,並補充說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系非常好”,兩人自上個月美國大選以來壹直在溝通。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任期間曾多次表示,如果台灣受到攻擊,他的政府將保衛台灣。
不恐慌,但是擔心
壹些台灣居民擔心特朗普政府缺乏清晰度。
“稍微擔心吧,因為特朗普他說什麼,做什麼,跟背後做什麼,我們不知道。他總是為他自己的利益和美國的利益著想,”28歲的醫務工作者安吉爾·戚(Angel Chi)最近在台北街頭接受美國之音(VOA)采訪時說。
其他人則表示,盡管特朗普對台灣的立場似乎不確定,但他們不認為他的政府會減少對台北的支持。
“我仍然相信美國的民主制度,因為他不能自己決定壹切,”42歲的會計師克裡斯汀·邱(Christine Chiu)對美國之音說。
專家表示,國會兩黨對台灣的強烈支持以及壹些潛在特朗普內閣成員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記錄可能會防止美台關系在特朗普第贰任期內發生重大變化。
“我認為台北沒有恐慌,因為我們以前處理過這種情況,而且我們對美國國會的支持有信心,”由學者和政府官員組成的台灣智庫遠景基金會(The Prospect Foundation)執行主任賴怡忠(Lai I-Chung)說。
“台灣的情緒是,我們會對事態發展持謹慎和警惕態度,但我們不會恐慌,”他在台北接受美國之音攝像采訪時說。
美台關系
最近幾周,台灣政府壹直在與共和黨國會領導人和特朗普的過渡團隊進行接觸。台灣總統賴清德於12月初首次出訪太平洋地區期間與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通了電話。在那次訪問中,賴清德還過境夏威夷和美國領土關島。
此外,據路透社(Reuters)上個星期肆報道,台灣兩名高級國家安全官員上周訪問美國會見特朗普過渡團隊成員,希望在下個月的就職典禮前建立聯系。
寇謐將表示,美國政府應該有足夠的“制度阻力”,以防止長期對台政策突然改變。
中國外交部12月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賴清德過境關島和夏威夷的問題時表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政府和人民扞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中國的軍事施壓行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