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30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90后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就在眼前,甲辰龙年也进入最后一个月。每逢此时,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想象,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又长一岁的现实。
其实,衰老并不可怕,每个人终将老去。如何守护好“夕阳红”,才是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1.1%。作为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已在“大城养老”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有了更多探索和实践。
当你老了,如何有所依、有所乐、又有所为?
在一家上海的社会福利院,三个“90后”护理员遇上了“90后”老人,欢笑、泪水、辛劳交织在一起。
上海是中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2024年,政府主导建设的保基本养老机构已超500家,主要为失能、认知障碍及其他特殊困难的老人服务。其中,包括位于中心城区的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二分部)。
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二分部)有近50名护理员,其中不乏年轻人。在这里,三个“90后”女生因种种机缘,从云南、江苏来到上海,投身养老护理事业。每天辅助老人饮食起居、洗漱清洁,关怀老人的情感和心理。她们因照护老人而挫败、失落过,也常被老人感动。
12月24日下午,上海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二分部),护理员陈亮亮和认知症老人玩游戏。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王福花28岁,和霞26岁,都来自云南红河,2020年一起从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毕业。性格淳朴的王福花说,她以为毕业后会进入养老管理岗位,没想到在一线照顾老人吃喝拉撒。起初,她俩都听不懂上海话,刚工作时“状况不断”。
33岁的陈亮亮已在这家福利院工作11年,照料过不同情况的老人。可当96岁的阿婆穿着寿衣照镜子,问她好不好看时,还是颠覆了陈亮亮的认知。“人总会衰老的,心态好,衰老就慢一点。”陈亮亮说,时间久了,她更理解老人。
何人不衰老,我老心无忧。在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二分部),三个“90后”女生和“90后”老人在人生旅途中相遇。她们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晚年生活,从更特殊也更直接的视角,真切感知生命的意义。
上海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二分部)。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与老年人的集体生活
12月24日下午,穿过热闹的上海市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中心城区南部的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二分部)。正值冬至时节,天气晴冷。若把人生比作四季,则少年如春、老年如冬,每个季节各有独特魅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