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8 | 来源: 虎嗅APP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黄瓜汽水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个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如果不是易烊千玺,恐怕很少有人会选择在新年进入电影院观看一部关于残疾人的电影。
因为大众之间形成了无言的默契——不要盯着残疾人看,那样是不礼貌的。
如果一个电影,用大量的近景镜头对准了一个脑瘫患者扭曲的手指、抽搐的嘴角、萎缩的小腿肌肉,台下的观众会是怎样的反应。
它是在消费残疾人的苦难,还是在唤醒我们的基础常识?
“脑瘫”是一个骂人的词。
它通常在年轻人的对话里,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智商不高,类似于“智障”的近义词。
如果没有走进电影院,恐怕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脑瘫患者的智力确实有问题。就连易烊千玺进入《小小的我》剧组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脑瘫的名词解释是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患者在幼年早期出现的永久性运动障碍,每个患者的征兆与症状都不相同,包括肌肉协调性差、肌肉僵直、肌无力、吞咽及说话困难,以及颤抖等症状;同时患者也可能会有触觉、视觉,及听觉等感官损失。
一句话来说:脑瘫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慢一点。
他们双商正常,可以读书写字,可以考大学,可以恋爱结婚。只不过说话慢一些,吃饭慢一些,走路慢一些。我们可以用“五慢症”来代替“脑瘫”,形容这些被困在残破躯壳里的自由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