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0 | 来源: RFA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被中国当局两次制裁的美国准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在上周的确认听证会上,再次展现对华的强硬态度。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却收敛早前的“战狼外交”锋芒,并悄悄将“卢比奥”的名字,变成新译名“鲁比奥”。
前外交官分析指,这举动疑是官方对制裁“卢比奥”解套;但时事评论员认为,中国的“示弱”无法迷惑美国政治家。
上周三(15日),即将履新的美国国务卿提名人鲁比奥,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召开的确认听证会上,谴责中国透过撒谎、欺骗、黑客攻击和偷窃等手段,取得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他警示美国如果不转变政策,中国仍将是21世纪美国繁荣的最大威胁。他亦警告中国在台湾议题,不要采取任何轻率且不理性的行动。
上周四(16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鲁比奥此番强硬表态提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当天记者会文稿中,美国国务卿提名人的名字被译为“鲁比奥”。此前,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官媒皆使用“卢比奥”的译名。
鲁比奥两度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
作为对华强硬派代表人物,鲁比奥担任美国国会议员期间,被中国称为“反华急先锋”。他也因谴责中共当局对维吾尔人和港人的镇压,两度被列入制裁名单。
首次制裁发生在2020年7月,在美国就中共针对维吾尔种族灭绝恶行,而制裁4名中国官员后,中国当局也宣布制裁包括鲁比奥在内的3名美国议员。
第二次制裁发生在2020年8月,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破坏香港自治为由,制裁11名中国政府和港府官员后,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指控美方“公然插手香港事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并宣布制裁包括鲁比奥在内的11名美国议员、学者和人权组织负责人。
即将履新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官网
中国外交部在1月16日例行记者会的通稿中,将以往的“卢比奥”译名改为“鲁比奥”。(中国外交部官网截图)
在两次制裁中,《新华社》等中共党媒都广泛报道,官媒使用的名字为“卢比奥”;而目前中国外交部官网在2020年7月13日,和8月10日例行记者会通稿中,“卢比奥”的名字则为“鲁比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