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31 | 来源: 自由亚洲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发钱催生奏效?从湖北天门看全国去年出生人数上升 | #财经时时听】
本期节目将就中国人口现况、老龄化趋势以及补贴生育这几个面向展开讨论。参加讨论的嘉宾是旅美经济学家秦伟平。https://t.co/593PJWnCSm pic.twitter.com/ITF7htS1hA—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January 31, 2025
去年中国人口总数继续减少,为连续第三年下降。而出生人数出现八年来首次小幅上升,但死亡人数依旧超过出生人数。考虑到新冠疫情推迟生育的补偿效益以及龙年生肖的偏好,2024年生育率仍低于过去70年来的龙年平均生育率。这显示,中国人口萎缩的趋势并没有逆转。不过,令人颇感吃惊的是湖北天门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幅达17%,比全国的6%高出许多。与其他地方相比,天门补贴生育的力度更大。印证了发钱补贴确实可以产生效果。本期节目将就中国人口现况、老龄化趋势以及补贴生育这几个面向展开讨论。参加讨论的嘉宾是旅美经济学家秦伟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2023年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比2023年增加了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人口学家、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原新表示,总人口负增长已经成为长期现象,尽管2024年的出生人口比2023年有所增加,但这种增加是一过性的。
原新表示,2024年出生人口增加的原因在于:一,2023年结婚人口比2022年增加85万对,二,2024年是生肖龙年,传统来说,龙是吉祥的象征,民众喜欢生龙子龙女。三,自从2021年实行三孩政策以来,各级政府就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经过了四年,必然有一定的效果。
另据人口学家、携程集团创始人梁建章微信公众号文章,2024年的出生人口有所反弹,丝毫不意味着超低生育率趋势有改善。现在各项证据都在表明,出生人口乃至总人口萎缩的趋势都在加速,而中国社会依然严重低估了这个趋势及其对未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负面影响。
梁建章表示,有两个因素对中国未来几年的出生人口有直接影响:
一是年轻人口和育龄妇女数量下降。根据数据,2020年31-40岁人口有2.15亿,21-30岁人口有1.78亿,11-20岁人口只有1.55亿。从2016年至2023年,育龄妇女数量平均每年减少400多万人。
二是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改变,不婚不孕的人群在增多,年轻一代婚育意愿低迷。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表明疫情后的补偿效应已经消退,也预示着2025年出生人口继续下滑。
文章表示,按照目前的生育率,出生人口将以每代人也就是30年时间减少一半的速度萎缩。这个趋势对所有行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先是奶粉、儿童用品和托育服务,然后是教育、食品、服装,再后是房屋、家具、家电,汽车、旅游、娱乐,最后是医疗、养老、殡葬等。这些面向消费者的行业所受到的影响,会逐步转到面向企业的行业。影响的不只是实际需求的萎缩,还有预期需求的下降,导致国内投资意愿低迷,进而引发资金和富裕人群加速外移。梁建章指出,这也是为何在2017年开始出现的人口坍塌,对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虽然要在十多年后才会呈现,但现在经济增长势头就开始萎靡。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2024年60岁以上人口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会进一步深化,老龄化进入最快时期,预计2035年前后中国会有4亿老人,占比30%以上,到2050年,会有5亿以上老人,比例超过40%。
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原新表示,老龄化社会从中度进入重度,最终进入超老龄社会,复杂性加大,挑战严峻。目前到本世纪中叶,低龄老龄化社会特征显着,为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和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供了机会窗口。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长期以来,中国以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和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而自豪。讨论死亡是一种禁忌。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形成,生活中涉及死亡的话题占比上升。失智症、心脏病和癌症等与老年人相关的疾病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担忧。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约有150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被确诊认知功能下降,其中包括100万阿尔兹海默病患。-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