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31 | 來源: 壹線娛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邵逸夫 | 字體: 小 中 大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出生於浙江寧波,是中國香港傑出的企業家和知名慈善家,被譽為“華語影視教父”和“慈善巨人”。
他開創了邵氏電影時代,將好萊塢的制片廠模式本土化,通過工業化制作,使華語電影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具備廣泛影響力。
他創辦了TVB,構建了當時全球最大的華語電視內容生產平台,極大推動了華語電視行業的發展。
他捐建了廣為人知的“逸夫樓”,這壹名字早已深入人心。截至2014年,他累計捐款超過47.5億港元,惠及無數中國的大學、中學和小學,逸夫樓遍布全國各地。
2002年,他設立了“邵逸夫獎”,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該獎項包括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數學科學獎,每年評選壹次,每個獎項的獎金高達120萬美元。
邵逸夫的貢獻遠超商業成就,尤其是他的慈善事業,至今仍影響深遠,造福無數人。
邵逸夫享年107歲,壽命遠超大多數人。他的長壽與良好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幾拾年如壹日;午休30分鍾,晚上10點前入睡。無論多忙,他都堅持每天散步1小時。此外,他不抽煙,極少飲酒,保持平和心態,長期從事慈善事業,提高了自身的價值感。他在90歲時學習電腦和練習書法,保持大腦活躍。晚年,他還擁有專門的私人醫療團隊保障健康。
他的第壹任妻子黃美珍,與他育有肆個子女。第贰任妻子方逸華,既是他的事業伙伴,也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伴侶。
在財產傳承方面,他采取了周全的規劃。他將TVB的控股權出售給陳國強財團,成功避免了家族內部可能發生的財產爭奪。同時,他在遺囑中明確規定邵逸夫基金會將永久運作,確保家族的慈善精神能夠世代傳承。
邵逸夫的去世引起廣泛悼念。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國教育部等多個機構公開致哀,央視、新華社等媒體稱其為“愛國愛港的典范”。
盡管邵逸夫的人生看似圓滿,但並非沒有遺憾。他的肆個子女在得知他去世後,並未返回香港悼念,甚至公開聲明不會繼承父親的238億遺產。
這壹決策背後有著復雜的家庭因素。肆名子女自幼生活在新加坡,由母親黃美珍撫養。1957年,邵逸夫帶著後來成為第贰任妻子的方逸華在身邊,而黃美珍則被留在新加坡,並被拒絕回公司工作。1987年,黃美珍病重時,邵逸夫也未曾前去探望。
由於父子關系本就疏遠,加之子女認為父親背叛母親並對她過於冷漠,再加上方逸華反對邵逸夫原配子女接班,最終導致子女公開聲明放棄繼承父親的遺產。
盡管存在家庭矛盾,但從事業、家庭、健康和精神層面來看,邵逸夫無疑是極其成功的,他的壹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與精神遺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