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9 | 来源: 高敬文/转角国际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希望在本章向读者说明,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导政治文化是反民主的;它混杂了传统儒家价值观、酝酿于七十多年来一党专政,以及宣传机器所宣扬的列宁主义要素。本章将同时展示,尽管这种文化在变化,但在这种文化之下,任何民主化的尝试都将只是虚幻。
诚然,在一九四九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思潮从未完全消失。我们将看到,伴随中国经济的飞跃进步、城市化、国际化的开放政策和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民主思想的影响愈来愈大。
不过,一旦在公共领域有任何民主倾向的思潮出现,它们很快就会被封禁甚至遭受打压,比如一九五七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毛泽东晚年的一九七六年四月运动,以及一九八九年春天的民主运动都有一样的境遇;这些民主思潮遭到限制,而当权者的权力才能稳固。
民主思想还受到中国共产党日复一日的打击,对于他们所称的“西式民主”或“资本主义民主”以及“普世价值观”,中共采取直接驳斥、绝不姑息的态度。与之相反,中共积极地宣扬由它绝对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随著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共得以用各种途径统一中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并将这些价值观灌输给大部分中国人,从而延缓民主思潮的孕育,甚至扭曲民主的思想。不论如何,我们还是会看到,大部分的中国人依旧支持著当今的政权,因为他们恐惧,或者说不希望看见中国社会陷入混乱。
很多评论家在谈到中国的政权发展时,倾向于弱化政治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政治菁英阶层的观点才有实际影响,或出于他们相信中国社会可能会产生其他更具结构性、社会性的进化力量,比如大量受教育的城市中产阶级;这些群体的兴起将会自动推进事情的发展,政治价值观便显得没有意义。但是我认为,考虑到目前中国社会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体制,至少在短期内,任何针对一党专政的质疑都会遭受很大的抵抗。
我认为,政治文化不仅仅只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政治取向,更是一种根据规范原则和政治规则建立起的社会规范和公民价值的集合,它反映了一种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有一系列的民意调查反映了中国人的政治文化,不过这些调查是在一个更宏大的系统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当我们在分析这些调查结果时,也必须考虑其背后的社会背景。最后,就算这些问卷调查暂时无法直接向受访者提出一些特定的问题,我们仍能够从这些调查中了解,中国人对中国政治的关注重点和期待。
▌中国人在想什么?
整体看来,中国人支持现在的政治体制,也认可它现在的合法性:党、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解放军。 他们信任、认同这些机构,也同样认同这个政权的种种符号:比如一九四九年中共确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他们认可这些机构的使命,而且绝大部分人拥护其政治决策。
诸多研究已经表明,中国人对于共产党的满意度较高,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有所提升: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并且基层医疗体系覆盖更广泛。而这也就回到本书第一章中我所讨论的共产党执政管理能力:中国民众意识到中国在过去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而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亚洲国家,却经历了种种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中国人认为政治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而中国人对共产党的满意还有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自一九八九年开始,中共便有意识地引领爱国主义情绪,看来这个策略开始奏效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