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3 | 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他的每壹步都比時代剛好快半步,天賦異稟地抓住了時勢,順勢而為。”
在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因為開會時坐在王傳福和雷軍中間,虞仁榮出了圈。
壹時間,許多人都關心起了虞仁榮是誰?
虞仁榮今年59歲,他身上有許多標簽:清華學霸、中國芯片首富。其創辦的韋爾股份,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圖像傳感器廠商,在全球排名前叁,僅次於索尼和叁星。公司也是小米、華為(专题)、比亞迪等的供應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汽車等領域。
截至2月21日收盤,韋爾股份市值1921億元。按虞仁榮在韋爾股份直接持股27.44%計算,虞仁榮身家高達527億元。
他也是中國首善。在2024年的胡潤中國慈善榜上,虞仁榮以53億元的捐贈額,成為中國首善,排在雷軍前面。
在中國芯片領域,虞仁榮相當於領袖式的人物。有接近虞仁榮的人士評價稱,虞仁榮的芯片事業,每個節點都恰好切中了時代脈搏,這是成功的壹大關鍵。“(20世紀)90年代搞電子元器件貿易,新世紀逐步轉型做芯片設計,後來幹脆以小吞大並購海外巨頭,他的每壹步都比時代剛好快半步,天賦異稟地抓住了時勢,順勢而為。”
某種程度上,虞仁榮的芯片創業路,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進化路。
虞仁榮本人頗為低調。此前,除了半導體領域,他的名字並不為公眾熟知。但這次座談會後,他成了大家都想了解的人。
不安分的清華學霸
1966年,虞仁榮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鍾包村。據稱,他和“世界船王”包玉剛是同村人。
從小,虞仁榮便刻苦學習。憑借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最好的中學——鎮海中學。1985年,虞仁榮以鎮海區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了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後更名為電子工程系)。
這壹屆也被稱為“清華EE85黃金壹代”,走出了如今半導體行業的多位知名大佬。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兆易創新創始人舒清明、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等,都是他的同學。
在同學眼中,虞仁榮極具天賦和商業頭腦。關於虞仁榮的大學時期,有壹個流傳甚廣的故事:他在大壹時打了壹通宵麻將後,第贰天早上參加全校數學競賽,竟然還拿了第壹。有熟悉虞仁榮的人士稱,“這事是真的,在韋爾內部津津樂道。”
虞仁榮的經商頭腦,在清華求學期間便展現了出來。學業之外,他利用課余時間倒賣試卷,把北京海澱的試卷,賣到外地,從中賺取差價,也因此成了小有名氣的“試卷經銷商”。
畢業後,虞仁榮進入浪潮集團,成了壹名工程師。但短短兩年後,虞仁榮便辭去了這個“鐵飯碗”,轉頭進入了香港(专题)龍躍電子有限公司,擔任北京辦事處經理,主管電子元器件的代銷分銷。
這個決定,很多同學都大吃壹驚。“當時所有人都覺得我瘋了,但我知道芯片產業缺的不是科學家,而是能把技術變成商品的人。”虞仁榮說。
就這樣,他在龍躍電子幹了6年。也是這段經歷,讓他摸透了中國電子產業鏈的痛點,也為之後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在將貨源和渠道都摸清楚後,虞仁榮果斷辭職。1998年,32歲的虞仁榮開始創業單幹,在北京成立了華清興昌科貿有限公司。短短幾年時間,便做到了北京最大的電子元器件經銷商,年利潤高達1000萬美元。
但虞仁榮發現,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做經銷商只能喝口湯,要想吃肉,必須搞自主研發。”
“兩條腿”走路
2007年,當多數同行還在倒賣賺差價時,虞仁榮再次跳出了舒適區,在上海創立了韋爾股份,開始打造自研品牌。他選擇從壹個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且市場需求大的半導體產品入手——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芯片。
來源:視覺中國
眾所周知,半導體行業是壹個資金和技術高度密集的領域。創業初期,為了持續獲得資金,虞仁榮選擇“兩條腿”走路。用電子元器件分銷賺的錢,來支撐自研半導體產品。
而且,這種模式也有壹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用別人的產品探路,及時了解用戶需求,然後在自己的產品上隨時整改。靠著這種方式,韋爾股份的實力也逐漸雄厚起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