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2 | 来源: 智谷趋势Trend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作者 |岚烟
编辑 |暴雨
硅谷巨鲸正在被肢解——
2月16日,英特尔被媒体传出或被一分为二,由博通(Broadcom)和台积电(TSMC)接手。博通正考虑收购英特尔的芯片设计与销售业务,而台积电则有意接手其晶圆代工和制造部门。
不到24小时,私募大鳄银湖资本再度出手,以闪电谈判锁定可编程芯片部门Altera,消息刺激英特尔股价单日暴涨17%,创五年最大涨幅。
昔日的芯片霸主英特尔,怎么走到了被肢解瓜分的胡同里?
一切皆有迹可循:
2024年,英特尔的股价重挫近60%,最新财报显示,其创下56年历史上的最大亏损;
2024年8月,英特尔裁减公司15%的员工,共计约1.5万人;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离职,至今CEO一位仍在空缺……
英特尔为何沦落到“卖身”地步?博通和台积电又为何盯上了英特尔?大鳄沉浮,全球芯片格局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动?
霸主的陨落
帕特·基辛格在2021年接任英特尔CEO时,他或许会想起那个属于安迪·格鲁夫的黄金年代。
1985年,这位铁腕领袖毅然砍掉占营收80%的存储芯片业务,带领英特尔转型微处理器领域,由此开启长达二十年的PC王朝。
巅峰时期,资本市场用“1个英特尔=10个AMD+10个英伟达“的估值公式,丈量着这家芯片巨头的统治力。
而X86架构的专利垄断、IDM模式闭环与“Intel Inside”成功营销共同构筑的三大护城河,更是让这艘芯片巨轮在二十年间无人能撼。
然而,没有永恒的护城河,只有动态的竞争力。当2024年英特尔市值跌破1600亿美元、信用评级濒临垃圾级时,人们惊觉:这家56岁的科技图腾,早已被自己发明的游戏规则反噬。
一句话来总结英特尔的大败局,就是不愿意踏出PC“舒适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IDM模式的固守让技术代差演变为致命伤口,导致CPU主阵地的失守。
目前,半导体产业链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IDM(整合制造)or Fabless(分工制造)
Fabless是指无工厂模式,就是只做芯片设计和销售,NVIDIA、AMD、高通、博通、Marvell、MTK等都采用的是该模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