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3 | 来源: 阡陌文史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们把24亿捐给国家吧!”1984年,84岁的清洁工老人将一家老小叫到身边,道出惊人决定。这个普通的老人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巨款?她为何要捐出?
故事要从1963年的夏天说起。那天,17岁的高一男生赵昭明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却发现门口停了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家里来了两位气度不凡的陌生人。
奶奶在与他们交谈时居然还夹杂着一些日语。自己的奶奶只是在街头扫大街的一个普通清洁工,怎么会日语呢?赵昭明震惊地发现:赵家居然有一大笔遗产散落在东京。
来人是东京华侨总会的副总干事陈琨旺和吴甫文。几个月前,他们接待了一位华裔女子的求助。女子哭诉自己的丈夫伪造地契变卖他人财产,被东京警视厅以诈骗罪羁押。
而这块地真正的购买人是位中国的“高官”,房产登记在其夫人“赵碧琰”的名下。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地产价值翻倍,觊觎它的人不少,可这笔巨额财产却一直没找到真正的主人。
受托管理财产的律师私自售卖过其中一些地,随后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陆续冒出了许多自称是“赵碧琰”的人。
甚至还有人自称是赵碧琰的儿子赵宗阳,赵宗阳自幼左眼失明,竟有一个香港人为此自毁一眼。
陈琨旺通过调查后吓了一跳,那位高官来头不小。此人叫赵欣伯,曾任伪满洲国立法院的院长,是个大han奸。
陈琨旺深知这笔钱可是中国人民的血汗钱,一定要帮着拿回。于是,他开始在国内寻找赵碧琰的下落。
然而,他惊讶地发现,竟查无此人。赵欣伯的夫人倒还健在,可她并不叫赵碧琰,而叫耿碧琰。
这个老人就是赵昭明的奶奶。事实上,这2个名字都不是她的本名,她的本名叫耿维馥。因一则征婚启事,她的人生彻底改变。
1900年,耿维馥出生在沈阳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1921年,她被留日青年才俊赵欣伯的征婚启事打动,主动追求这个大自己10岁的男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