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20 | News by: 医学界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当了十年医生后,北京三甲医院医生马于堃跳出体制,全职创业。
在这之前,马于堃刚评上主治医师,正处于职业上升期,但考虑到工作压力大、性格不适合临床等因素,她还是放弃了医生职业。
离开公立医院后,马于堃继续从事医疗相关工作。她创过业,公司获得近亿融资;进过互联网企业,最高时年收入300多万;离开大厂后,目前正在从事企业战略及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
如今,44岁的马于堃已离开公立医院11年。她的成功转型,让很多人看到了医生职业外的另一种可能。
马于堃/本文均由受访者供图
出生于医学世家
选择学医,马于堃的理由很简单——家中三代从医。
她告诉“医学界”,外祖父母、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学医对她来说最具性价比,也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压根没有考虑其他专业。
2004年,马于堃从一所知名医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北京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工作,临床工作顺风顺水,完成3年住院医培训和2年专科医师培训后,通过了主治医师的考试。
马于堃(二排左三)在医院工作时
但在临床工作中,马于堃逐渐发现,医生并非她的理想工作。
“一方面是与我的性格不匹配。”马于堃告诉“医学界”,她渴望靠自己的能力去影响他人、取得成功,“付出同样的心力,我希望自己能卷成头部的10%。”
但做临床医生,她说自己没有优势。马于堃认为,她是踩着医院扩张的风口,才在本科毕业后进入三甲医院工作,但几年后,身边的同事已全是硕士、博士。
“在这个赛道,我一辈子都不会得到想要的成绩。”一些现实情况也促使她离开医院,“在临床生涯里,我被(患者)打了3次,两度抑郁,有一次休息了几个月才复工。”
31岁时,马于堃开始考虑转行;33岁时,她正式从医院离职。
“我是一个谨慎的人,绝不会裸辞。”辞职前,马于堃花了2年时间做了充分的探索和准备。“和约40个不同行业的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一步步确定了我想要走的方向,并在这期间开拓了副业,做出了一些成绩。”
马于堃的理想副业有三个要素:一是可以补足情绪价值;二是可以发挥她的个人优势,能赚到钱;三是行业发展是可持续的、有前景。
2012年2月,马于堃创办了一个高端孕婴类论坛,采用邀请会员制,进行私立医院导诊和商业医疗保险销售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